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改进AODV协议的胞元航天器在轨自组网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5年 第1期43卷 99-108页
作者:季庆丰 郭崇滨 陈超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2012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上海201203 
胞元航天器由胞元单体构成,能够在轨组装、重构与维护,是未来大尺度航天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胞元单体间的通信自组网是在轨构建顺利进行的保障,但目前对此研究尚有不足。结合系统特征,将胞元单体按照功能特划分为主脑胞元、功能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导向钻井一体化软件系统平台研发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 第1期66卷 139-152页
作者:付长民 王啸天 底青云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导向钻井技术的智能化是实现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重要途径.本文面向智能导钻系统的实际需求,基于云平台、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了一体化软件系统的研发.针对整套系统模块众多、功能复杂的问题,首先研发了可扩展模块化底层软件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导钻井下随钻单芯总线信道特征及接口驱动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 第1期66卷 131-138页
作者:真齐辉 底青云 王煜亮 杨全民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和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随钻总线系统实时收集上传井下随钻测井数据与钻井工程参数以及下达地面控制命令,通过井地传输系统,实现地面与井下之间的数据与命令交换,形成钻井控制大闭环,是完成智能导钻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从随钻单芯总线的信道特征、总线电路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导钻技术体系与相关理论研发进展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 第1期66卷 1-15页
作者:朱日祥 金之钧 底青云 杨长春 陈文轩 田飞 张文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北京100871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29 
为满足国家高效低成本开发深层/超深层(埋深4500~9000 m)油气资源的战略需求,亟待发展适合我国地质禀赋的深层/超深层石油地质理论,创新支撑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智能导钻技术体系.依托中国科学院A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智能导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yot星冕仪光学系统及杂散光抑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22年 第17期30卷 2050-2057页
作者:迟金鹏 张红鑫 王晓东 孟庆宇 秦子长 李云辉 王泰升 李凤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木卫一等离子体环是木星磁层中密度最大、研究最广泛的区域。为满足木卫一等离子体环的观测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行星大气光谱望远镜(Planetary Atmospheric Spectral telescope,PAST)的Lyot星冕仪。根据木星的辐射特与PAST参数确定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横向各向同介质中用于井-地传输的电磁波的准确快速计算
收藏 引用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 第1期66卷 122-130页
作者:梁朋飞 真齐辉 云喆 付长民 王若 底青云中国科学院深地资源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井-地电磁传输系统是解决随钻测量(MWD)中观测的各种参数(井斜、井周速度、电导率、孔隙度)和井场的指令在井-地间实时传输问题的新思路,应用潜力巨大,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横向各向同介质中精确、快速地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在轨更换的光学载荷定位机构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19年 第10期27卷 2233-2240页
作者:李清雅 赵伟国 石震 王严 刘震宇 杨立保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 
为了实现空间望远镜大型光学载荷的在轨更换,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在轨快速拆装的定位机构,并针对其核心问题即在轨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了研究。首先,选定了一种能够避免热应力的运动学定位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定位机构,并根据刚体的微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4T全身超导MRI磁体的技术挑战——大规模应用强场超导磁体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之一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21年 第1期70卷 154-163页
作者:蒋晓华 薛芃 黄伟灿 李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100084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518055 
本文首先综述了大规模应用的超导磁体,依赖并推动铌三锡Nb3Sn导线技术进步,向更强磁场发展的趋势.着重分析了超高场14 T全身MRI磁体的挑战技术.选择青铜Nb3Sn导线,采用Nb3Sn线圈和NbTi线圈相结合的混合结构,对14 T全身MRI磁体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66μm激光外差光谱仪设计与水汽柱浓度反演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20年 第5期39卷 610-618页
作者:黄俊 黄印博 卢兴吉 曹振松 谈图 刘丹丹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安徽合肥230026 
激光外差光谱测量技术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探测灵敏度高、成本低等特点,近年来在温室气体探测、激光大气传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3.66μm分布反馈式带间级联激光器作为本振光源搭建了一套高分辨率激光外差太阳光谱测量装置,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并行Gardner算法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 第2期45卷 95-104页
作者:胡婉如 王竹刚 梅如如 陈轩 张颖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随着空间探测任务逐步增加、空间信道频谱资源日趋紧张,传统Gardner定时同步算法已经无法满足高速数传系统高通量、高可靠的需求。为了提高Gardner定时同步算法的吞吐率并增大可纠正误差范围,提出一种高速并行Gardner算法。为了保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