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异形针织间隔结构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5年 第2期46卷 122-129页
作者:齐路漫 孟家光 余灵婕 支超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功能性纺织材料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 
为进一步提升界面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蒸发性能,基于针织间隔织物的可设计性,使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包覆涤纶复合纤维编织光热蒸发层,涤纶长丝编织漂浮层,利用二维编织技术制备的间隔纱将光热蒸发层和漂浮层连接,制备出一种自漂浮纬编异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触状态下男上装基础版型对人体压力分布的有限元模型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18年 第11期39卷 116-121页
作者:康雪莲 应柏安 张欣 段锦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为对男上装基础版型与人体接触状态下的压力分布进行仿真与分析,采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获取人体和服装的点云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人体与服装的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建立人体与服装在接触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多工序知识关联的纺纱质量智能控制模型
收藏 引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8年 第6期35卷 840-849页
作者:邵景峰 马创涛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为解决单一工序的纺纱质量控制模型难以实现对纺纱质量的精准控制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工序知识关联的纺纱质量智能控制模型.首先,选取纱线断裂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设计了基于纱线断裂强度的多工序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损失函数,实现了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织物密度均匀性检测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1年 第2期42卷 101-106页
作者:孟朔 夏旭文 潘如如 周建 王蕾 高卫东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针对目前基于机器视觉的机织物密度自动检测时织物检测视野小、精度低、品种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套离线图像采集系统连续采集织物图像,并建立一个包含详细织物参数的织物图像数据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特征参数的青年女性乳房形态分析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2年 第10期43卷 148-154页
作者:钟泽君 张贝贝 徐凯忆 王若雯 顾冰菲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浙江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 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 
为探究青年女性乳房形态区别,提出了乳房边界定义方法以保证乳房形态参数测量的一致性。使用[TC]2三维扫描仪对140名18~25岁在校未婚孕青年女性进行扫描,获取了包括高度、宽度、角度、弧线等28项乳房形态相关参数;通过变异系数和相关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涤纶/蚕丝机织心脏瓣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1年 第2期42卷 74-79,86页
作者:黄笛 李芳 李刚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 
为研制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抗血液渗透性能的人工心脏瓣膜,采用涤纶(PET)长丝和脱胶蚕丝(SF),选取不同组织结构、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经纬密等参数,在小型织机上通过优化设计试验制备了PET/SF机织人工心脏瓣膜织物(AHVF),并探讨对人工瓣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工序递阶的棉纺过程质量智能控制模型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18年 第7期39卷 137-147页
作者:邵景峰 马创涛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针对纺纱质量特征值之间因存在非线性关系而难以精准控制的问题,对影响纱线质量波动的关键指标进行了辨识,并提取断裂强度为关键指标;设计了基于纱线断裂强度的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损失函数,提出了纺纱过程多工序质量控制点间知识关联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丝素蛋白化学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丝绸》2022年 第12期59卷 1-7页
作者:王慈恩 郭庆 崔志华 陈维国 张志强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310018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杭州310018 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兴314511 
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受到了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人员的青睐。为了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方面的需求,本文通过化学方法对丝素蛋白进行各种改性,可以获得更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生丝素蛋白纤维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丝绸》2017年 第3期54卷 6-12页
作者:吴惠英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天然蚕丝作为纺织纤维在服饰中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丝素是蚕丝的主要成分,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再生丝素蛋白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基色纤维混纺构建的全色相混色模型及其色纺纱纺制
收藏 引用
纺织学报》2023年 第9期44卷 60-67页
作者:孙显强 薛元 刘曰兴 张国清 刘立霞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为实现预定色彩纺纱,将数控纺纱调控彩色纤维混纺比机制与六基色纤维全色相网格化混色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多通道数控牵伸比、多元基色纤维混色比、纱线色彩”的三要素协同调控机制;基于红、黄、绿、蓝、青、品红等六基色纤维构建了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