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主持人:孙建波"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六个特点
收藏 引用
《职教论坛》2013年 第4期29卷 68-71页
作者:孙建波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双师型"教师是在中国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产生的,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的提法在职业院校里比较普遍,其概念的核心在于"双素质"。自1990年王义澄首次提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园区“教师资源中心”的设立构想——以常州高职园区为例
收藏 引用
《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 第17期33卷 70-73页
作者:孙建波 庄西真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常州213001 
当前,高职园区中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仍处于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的状态,缺乏协作性和共享性,造成了高职院校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从优化管理、整合资源、节省力成本角度出发,提出由常州五所三年制高职院校合署建立&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及成果评价制度剖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收藏 引用
《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 第29期34卷 79-83页
作者:温丙帅 孙建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1 
在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及成果评价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评价制度组建原则、受评客体范围及与评价制度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科学的社会服务及成果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权利保障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 第20期30卷 68-72页
作者:温丙帅 孙建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军体部江苏苏州215009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1 
基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从职称评定的评审主体、评审行为属性、受案范围、维权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出解决"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中纠纷问题的具体维权程序和方式,科学完善"双师型&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职业》2013年 第29期 83-84页
作者:黄志良 孙静华 胡冬艳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文章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为参考,分析"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找出"双师素质"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制度保障,完善认定和考核体系,拓宽引进和培养途径,创新培养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职业》2014年 第8期 63-65页
作者:徐黎明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职业》2013年 第14期 63-64页
作者:孙静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 
校企合作办学,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培育师资。目前,校企合作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缺乏监管和实效,企业兼职教师的选聘、管理不够规范。校企深度融合下,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校企应共同提高教师挂职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制造背景下常州市高技能才供给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 第30期39卷 72-74页
作者:徐莉 孙建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 
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才的支撑。常州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实现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变的关键也在高技能才的培养。当前,常州市技能才队伍建设还存在总量不足,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高技能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泛在学习视角下的职业院校移动教学资源库构建研究
收藏 引用
《职教论坛》2016年 第6期32卷 76-80页
作者:李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南大学 
为架构职业院校的移动教学资源库,促进泛在学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对移动教学资源库的需求、移动教学资源库实践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外移动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实践等分析,发现有效的移动教学资源库架构要注重内容展现的多样性、组织的层次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成为“双师型”教师——一项基于苏南某职业学校的实地研究
收藏 引用
《职教论坛》2012年 第4期28卷 68-71页
作者:刘猛 孙建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实地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朝向现象本身"。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一个过程。针对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