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重点课题"昆曲学"阶段性成果"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昆曲演剧方法与中国演剧体系——关于《昆曲表演学》(技术技巧卷)中的一些问题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3期27卷 123-134页
作者:丁修询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南京210005 
昆曲上承中国古代演艺和古剧的合理成果,下开近代民族戏曲新天,是中国乃至东方最具代表戏剧形式。昆曲演剧的核心——程式方法,解决了"表演无法保留"的世界难题。其虚实相生理念背景,是戏剧科学的完整体现,并以此构成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物分类、演员分行及表演艺术之传承述略——昆剧传统表演艺术初探之一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5期24卷 153-159页
作者:顾笃璜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苏州215003 
脚色分家了,演员粗分行当,又细分家门,成为一种艺术创造的体制,并非始自昆剧,而昆剧则将这一艺术体制发挥到了极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燕乐二十八调”到“南、北九宫”之流变——中国传统乐学、曲学发展史上奇特现象辨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6期24卷 162-169页
作者:谢建平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从"南、北九宫"的渊源与流变,并由此涉及中国传统乐学、曲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奇特现象,对宋教坊十七调失落的原因、元曲十二宫调调义之衍变、明代"南、北九宫"区分的实质,分别从理论的高进行了必要的辨析。同时,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鸣凤记》作者考辨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5期24卷 144-152页
作者:刘致中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13 
根据新的资料和论据,有理由认为《鸣凤记》绝非王世贞所作,而是唐仪凤所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论魏良辅声腔改革——就昆曲语音、昆曲地位答戴和冰先生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1期25卷 169-175,193页
作者:顾聆森江苏省昆剧院江苏南京210004 
昆曲的舞台语音俗称"苏州官话"或"中州音",实际上这种语音既不是"官话",也不是"中州音",仍然是苏州的地方语音,也可以称为"准方言",我曾把它重新命名为"苏州—中州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堂名”在近现代昆曲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3期27卷 176-183页
作者:谢建平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本文根据历史上江、浙地区民间"堂名"乐班这一存在现象,通过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对其在近现代昆曲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堂名"对于延续昆曲艺术传承所发挥的保障作用;二是&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曲厅堂演出的主导格局与舞台美术总体风格的形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5期24卷 165-167页
作者:马长山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在空灵的昆曲舞台上,舞台美术利用砌末或某些乐器发出的音响配合表演,来表现现实环境与气氛,它不制造幻觉,这种现象征与虚拟是和戏曲表演一致的。在服装等方面,昆曲服装方面,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加以提炼与美化,并形成穿戴规制,昆曲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听曲作画赏心乐事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6期24卷 172-173页
作者:张尔宾江苏省文史研究馆江苏南京210024 
昆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滋润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昆曲与国画同为中国优美传统文化,具有相同的美学品格和审美情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舞对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昆曲与昆舞》系列之一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6期24卷 170-171页
作者:马家钦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江苏南京210005 
昆曲、昆舞属于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门类,昆舞是舞蹈艺术,其本体是舞蹈的语言,是昆曲舞蹈元素的提炼,是生发于昆曲的优质基因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昆剧”名称辨析——“昆剧”三论之一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6期24卷 155-158页
作者:刘俊鸿江苏省文化厅江苏南京210005 
历史上先后出现昆山腔、昆曲、昆剧的不同称谓,在分别从三名可以通用、习惯用法不同、近代以"剧"为名三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之后,对所涉及的相关文献作了比较深入的辨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