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北京市人才强教项目"
7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音频统计特性的鲁棒水印算法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 第3期39卷 447-452页
作者:张晓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系北京102617 
为了抵抗低通滤波和时长调整等综合性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性音频水印方法.首先,根据数据直方图中每4个连续Bin的样本数,建立了一种用于隐藏规则的稳定关系,并基于统计均值和标准差的不变特性,实现了数据范围的通用选择方法.然后,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出版物界面设计中的3C原则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10年 第5期 47-48页
作者:严晨 杨智坤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每一位多媒体艺术设计师都期望自己设计完成的数字出版物界面能够做到整洁漂亮,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那就是在设计中严格遵循界面设计中的3C原则,即Concision(简洁)、Coherence(一致性)、Contrast(对比度)。下面结合一些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数据流块查询操作符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12期33卷 1326-1332页
作者:王丹 赵晶 邝劲筠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100022 
为了使块操作符和状态操作符有效处理连续到达的数据流元组,研究了基于Punctuation的数据流连续查询处理技术.描述了分组操作符Group-by和状态操作符Join的处理规则,设计了相关的数据结构,给出了基于Punctuation的块操作符Group-by和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出版物设计中的“计白当黑”法则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 第5期 59-60页
作者:严晨 杨智坤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计白当黑”原为书法术语.意指在书法中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应有疏密虚实.起伏对比.做到既矛盾又和谐.避免作品的平板、划一.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正如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提出的:“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阈值高效率InAlGaAs量子阱808nm激光器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6年 第9期33卷 1159-1162页
作者:李建军 韩军 邓军 邹德恕 沈光地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22 
以Al0.3Ga0.7As/InAlGaAs/Al0.3Ga0.7As压应变量子阱代替传统的无应变量子阱作为有源区,实现降低808 nm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并提高器件的效率。首先优化设计了器件结构,并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进行了器件的外延生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如何让你的作品“动”起来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10年 第10期 48-49页
作者:严晨 杨智坤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曾经这样写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里,苏轼用"行云流水(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来比喻作品的流畅、自如、不受拘束的境界。每当读到苏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弧喷涂镍基涂层腐蚀及磨损行为
收藏 引用
《焊接学报》2013年 第4期34卷 48-52,115页
作者:赵晓舟 周正 贺定勇 赵秋颖 李冉 蒋建敏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124 
针对WTE垃圾焚烧炉过热器热腐蚀及磨损问题,设计开发了新型镍基粉芯丝材,并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在SA213-T2基体表面制备相应涂层.利用XRD,SEM,磨粒磨损试验机及高温箱式电阻炉等对涂层组织结构、磨损及热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车辆全速巡航系统的干扰解耦鲁棒控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E辑)》2009年 第12期39卷 1963-1982页
作者:宾洋 李克 冯能莲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汽车系北京100124 
建立了集成被控车辆及车辆间纵向行驶动力学特性的新型全速巡航系统模型,针对模型中存在的外界干扰、参数不确定性及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干扰解耦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非线性干扰解耦(nonlinear disturbance decoupling,即NDD...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子出版物艺术设计中界面均衡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08年 第8期 60-61页
作者:严晨北京印刷学院 
常言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均衡与对称广泛存在于我们生存的自然界中,生活中的一片树叶、一朵花乃至我们人类都是依照均衡与对称的法则长成的。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趋向并喜欢这种和谐的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出版物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法研究
收藏 引用
《科技与出版》2011年 第9期 76-77页
作者:严晨 杨智坤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1897年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绘制了他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由于此时,高更贫病交加又丧爱女,于是他决定在自杀前绘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