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65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比特思维下数字出版物设计教学实践
收藏 引用
《装饰》2014年 第8期 74-75页
作者:刘红菊北京工商大学 
本文基于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出版物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提出将比特思维融入数字出版物设计中,适应了新媒体艺术数字化和虚拟化实质,改变了传统出版物设计思维的认知范式,深入探讨数字出版物设计语法及教学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济符号中的审美传递:广告审美机制解读
收藏 引用
《新闻界》2015年 第3期 35-39页
作者:许敏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广告是一种经济领域竞争手段,但很多广告作品中的艺术符号和文化符号也承载着一定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培育着美,传递着美。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审美机制中的经济属性,因此广告审美在发生路径中通常具有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阈值高效率InAlGaAs量子阱808nm激光器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06年 第9期33卷 1159-1162页
作者:李建军 韩军 邓军 邹德恕 沈光地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22 
以Al0.3Ga0.7As/InAlGaAs/Al0.3Ga0.7As压应变量子阱代替传统的无应变量子阱作为有源区,实现降低808 nm半导体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并提高器件的效率。首先优化设计了器件结构,并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进行了器件的外延生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审美对传统审美的消解及继承
收藏 引用
《新闻界》2013年 第24期 81-84页
作者:许敏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 
广告作品不仅是一种经济竞争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媒介,它结合了经济和审美的双重身份。广告审美和传统审美的最大区别就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使得广告审美消解性地继承了传统审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消解了传统审美的功利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SP的焊缝自动跟踪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 第9期16卷 767-770页
作者:曹建树 薛龙 李卫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102617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用于球罐全位置多层焊自动跟踪的控制系统,对其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等要点进行了阐述。该系统应用于球罐全位置多层自动焊接机器人中,实现了无导轨自动焊接全位置焊缝与多层多道焊接的自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漫形象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创意应用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16年 第17期 34-35页
作者:吕燕茹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015年9月3日,土耳其通讯社发布了一张一个叙利亚男孩在海滩遇难的照片,在极短时间内便传遍了世界各地,随后在各类社交网站迅速发酵,引发全球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哀悼。在这起事件中,依托动漫形象创作的艺术作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耐候钢在输电线路杆塔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2023年 第6期42卷 464-474页
作者:曾尚武 黄耀 郭晓宏 陈红卫 万晓 张旭 李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10073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2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辽宁鞍山114009 河钢集团钢研总院河北石家庄050023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2 首钢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43 
输电杆塔是输电线路工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钢基杆塔主要采用热浸镀锌工艺来进行防腐,但间歇式热浸镀锌工艺具有污染环境、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等特点,且热镀锌杆塔使用后期需进行维护。因此,亟需寻找新型防腐材料替代热镀锌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水墨艺术在毛纺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毛纺科技》2016年 第7期44卷 51-54页
作者:滕雪梅 车卫东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2 
借助当代服装设计师的作品研究,揭示传统水墨艺术在毛纺服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包括传统水墨艺术的审美特点、水墨艺术的应用手法、关于设计师的思考和水墨应用的审美特征4个方面。研究表明:传统水墨艺术是当代设计师塑造本土服装文化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轮独立电驱动车辆电动转向系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14年 第9期36卷 1106-1111页
作者:张海林 罗禹贡 李克强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针对电动转向系统提出了基于电机的主动转向和助力转向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主动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算法和电机驱动电路,并对实验车进行相应改造,进行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转向系统能够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光谱技术的植物叶绿素浓度无损检测仪器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 第10期29卷 2875-2878页
作者:李庆波 徐玉坡 张超航 张广军 吴瑾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开发了一种便携式植物叶绿素无损检测仪器,该仪器可实现对叶绿素浓度的实时、快速、无损检测。仪器主要包括4个部分:叶片夹具,光源驱动电路,光电检测及信号调理电路和微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电流可调节的光源恒流驱动电路方案,在实现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