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中核心家庭模式的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改革,当代儿童人群相比于父母辈、祖父母户外活动频率明显增加,儿童日益成为城市环境以及公共性风景园林工作领域的重点关注人群之一。针对安全标准在户外儿童游戏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分析了德国户外儿童游戏场安全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实践应用,总结以系统性和全面性为代表的德国安全标准体系特点,并结合"非洲游戏场"进行实践案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户外儿童游戏场的安全标准体系提出完善建议。
摘要:社区公园是社区游憩服务的重要载体。美国社区公园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洛杉矶市更是将完善社区公园体系作为当前城市改良的发展战略之一,对中国社区公园的发展颇具借鉴意义。以该市为实证,借助统计方法解析了美国社区公园的类型构成、用地面积以及游憩设施和服务项目的基本构成,通过对样本公园调研考察其服务建设的实效,并探讨其可供借鉴的建设经验。
摘要: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水系空间的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城市水文生态安全与景观特征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中心城区水系空间为例,以城市水文生态风险评价(ERA)与城市水系景观特征分析(LCA)评价为主要技术手段,探索通过水系空间淹没区分析、水系潜在污染源分析、城市水系空间景观文化特征识别与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与景观文化价值分析,将城市水文生态安全控制与城市水系景观文化传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水系空间组织方法。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民对社区公园的游憩需求增长显著,但社区公园的建设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美国社区公园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颇具借鉴意义。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共词分析法对美国2008—2013年间的社区公园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掘其研究的热点议题,思辨其前期发展的经验教训,并藉此为参考,提出我国社区公园未来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
摘要:研究证明,自然对于城市居民的心智健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为了系统性验证这种修复作用的效果,本文根据相关关键词和两篇标志性论文引用筛选出63篇相关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描述统计数据汇报完整的21篇文献结论进行了量化荟萃分析。文献证据表明,人们主观上认为短时自然体验具有恢复性(标准化均值差SMD,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1.28),自然的这种恢复性在具体健康影响上主要体现在对情绪的有效调节(SMD=1.37)和对压力的有效减低(SMD=-1.00),但对以注意力为主认知能力改善的文献证据,目前尚不明显(SMD=0.10)且仍存在一定矛盾,需要近一步研究。
摘要:以上海居住区"SVA·世博花园"为调查对象,测试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小气候要素数据,问卷调查居民小气候感受,旨在寻找风、湿、热小气候要素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布局及人群行为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风景园林空间朝向、绿化覆盖率及水体是影响居住区小气候的主要空间要素;2)太阳辐射与风速是影响居住区人群行为的主要小气候要素;3)遮阴是夏季人群休憩空间遴选的关键因素。研究提出了小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包括:1)合理设置风景园林空间朝向;2)合理增加风景园林空间绿量与水体面积;3)合理设计休息设施区的遮阴空间。
摘要:针对风景园林学科领域特点,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经历,阐述了从事基金课题研究坚持自然科学性、贯彻客观理性、数字量化为引领的3个立足点;分析总结了风景园林类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申请需要具备前沿性、基础性、可行性的"三要",以及避免"重而浅""大而空""缺积累"的"三忌",围绕风景园林学科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思维,提出论证了3种思维及其相互关联:前瞻超越式的时间思维、立体交叉式的空间思维、非闭合发散式的逻辑思维。指出了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演进的实践、技术、方法、原理、理论、应用6个层面,呼吁遵循从实践到理论的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创新规律。
摘要:通过分析国内外景观符号学理论发展现状、西方符号学理论的3种范式和新趋势,指出景观符号学的语言学范式面临困境的原因是混淆景观符号与语言符号以及语言学范式自身的结构主义缺陷;基于皮尔斯符号学并结合传统的意象理论,提出了以"象"作为景观符号的非言语研究范式,作为区别于"言语"符号形式的景观符号学研究方法;以"图"作为"视象"的具体再现方式对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说明,指出风景园林设计应注重对图的符号属性与具体文化含义之间关系,以及图的组构方式对意义表达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图解的方式探索;同时强调了阐释的重要作用。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面临的雨洪问题,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可持续管理方法.而屋顶绿化建设作为低影响开发的有效实践方式之一,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去除污染物的能力,同时可以削减屋顶雨水的径流量,延缓雨水的峰值时间;另一方面还促进了屋顶绿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其基础技术条件,拓展了屋顶绿化材料,而且丰富了绿化植物的选择范围.
摘要:随着现代化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如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开辟绿化种植是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当前,屋顶绿化已经成为解决都市土地短缺、提高城市绿化率、丰富景观视野的一种新兴发展模式,具有保护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等多种生态功能,成为都市绿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准确、有效地将屋顶绿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读者,经各方共同努力,现推出“屋顶绿化与生态教育”专题.本专题是对当前屋顶绿化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对拓展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视野,促进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推进,提升我国屋顶绿化行业的整体水平,进而加快我国屋顶绿化行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