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善恶力量的冲突与较量——评新编昆剧《血手记》与莎剧《麦克白》的多重主题设计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2期25卷 159-161,154页
作者:唐慧丽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上海昆剧团的新编昆剧《血手记》根据莎翁名剧《麦克白》改编而成。戏剧主题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模式,从命运的悲剧,到贪欲与野心的悲剧,到人中善恶力量冲突的悲剧,揭示出人中善恶力量的较量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真正动因。《血手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梅兰芳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也谈电影《梅兰芳》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2期25卷 138-140页
作者:管若松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电影《梅兰芳》热闹时。但"梅兰芳"艺术形象的塑造并不算成功。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是创作者的认识问题;二是如何塑造"梅兰芳"的艺术形象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3期25卷 176-180页
作者:谢哲邦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00234 
钢琴即兴伴奏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能技巧课程。其特点是依据歌曲旋律的乐音动态结构,通过挖掘歌词的思想灵魂,在键盘上作出即兴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伴奏者需要以内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艺术:陌生化与日常的统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1期25卷 154-157页
作者:张屹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新媒体艺术贵在其"新"、其"奇",具有陌生化的特,具体表现有艺术家反常化思维及其作品中艺术手法的创新,如拼贴、仿真、拟像等数字化技术应用,这些构成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奇观。对此,学者们已有不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天赐的油画艺术创作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A02期24卷 122-123页
作者:章文浩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苏天赐先生以他独特的油画艺术语言,表现出了浓郁的东方意蕴,既是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个成功的实例,同时也丰富了当代中国油画的风格和面貌,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晋时社会发展与艺术创作的衍生——以书法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A02期24卷 64-66页
作者: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以时间为线索,把书法的发展放到当时的大政治、大文化的背景中去分析魏晋书法的整体发展面貌,并通过系列的人物对当时书法的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做了概括的描述,可对整个魏晋时的书法有个脉络的把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末清初时事剧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法探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6期24卷 182-185页
作者:李江杰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明末清初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时事剧的创作高峰时,剧作家为了更好地展现时代内容,在创作中运用崇实的创作理念,但剧中的宿命论思想则体现了剧作家在明清之际动荡背景下的思想困惑,大团圆结局则使观众能够在观赏戏曲中宣泄现实生活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山水画空间理论的源起和发展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6期24卷 106-109页
作者: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到宋代,无论在绘画理论或绘画形式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形成并非偶然,魏晋时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念为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空间构想的审美渊源、心灵空间的超越、视觉空间理论的形成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筝乐之创新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A02期24卷 325-326页
作者:郁茜茜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中国古筝艺术的发展颇具历史,筝乐作品的创作更是历代艺术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创作和演奏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二者在发展上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作品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是筝乐获得恒久生命力的秘诀,也是它成为当今最受欢迎且普及最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文献的文献价值——以中国古代书画史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2期25卷 81-84,106页
作者:郭建平 杜汭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北京100081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中国书画史的发展除了由古籍文字承载之外,由于此领域的特殊,图像也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而图像文献作为信息的载体,与文字文献相比较直观,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很多时侯作为旁证或佐证补充文字文献资料,来共同作用说明问题,尤其在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