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985工程"三期"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4期25卷 92-94页
作者: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2009年6月27日到29日,由山西大学艺术研究所、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和《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召开,会议共收到83篇论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与人类以及当代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访谈录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6期27卷 96-112页
作者: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5 
2011年8月15日,本刊编辑部在位于钟山风景区的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采访了应邀前来参加"2011国际创新设计与教育论坛"暨"南京创造"设计竞赛的柳冠中教授。对柳冠中教授的采访并非偶然之举,有着如下几个大的背景存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艺术学的新体系——国家“211工程”“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4期25卷 56-60页
作者: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在现有艺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艺术学需要重新思考定位,以新的平台的搭建更新艺术学学科队伍的知识结构、培养艺术学的新型人才、促进新的学科点的增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国家"211工程""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4期27卷 34-51,83页
作者: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新时的全球文化发展和理论走向,各种新兴艺术业态的不断更新、涌现,都在不断推动中国的艺术学学科走向开放的概念,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也在不断赋予艺术学理论以新的实践社会意义和应用社会价值,并逐步创造出新的中国式话语。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8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创作审美取向与批评标准的嬗变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 第4期9卷 80-90页
作者:楚小庆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审美取向的变化常常导致艺术批评标准的相应改变。康德、格林伯格都认为美是客观的,美的内涵是纯净、有秩序、高尚的;而格朗基美学却将庸俗、丑陋等也归于美的范畴。当代审美批评取向正不断从单向度走向宽容、求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凌继尧先生访谈录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9年 第4期25卷 47-52页
作者:凌继尧 付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了二级学科艺术学,13年来艺术学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批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博士点和硕士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艺术学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坚持艺术学学科壁垒的同时,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苏艺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5期26卷 23-29,97页
作者:王廷信 郭新茹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 
中国正处于个文化艺术事业积极转型以及文化艺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时。逐步深入的社会变革已把当代中国的艺术生产活动历史地带入了"产业化"的发展阶段。本文从艺术产业的概念界定出发,在对江苏省艺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0年 第3期26卷 40-43页
作者:凌继尧 李义娜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应当是包括"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艺术实践活动"体的模式。针对现实状况,欲实现艺术教育效果,须在实施中"内融外联",整合师资力量;定位"双重任务",把握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