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84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居住区停车配建指标的多因子设计方式
收藏 引用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 第2期28卷 4-7页
作者:胡纹 杨玲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重庆400044 
结合目前各城市机动车的发展水平,阐明居住区停车配建指标的制定原则,提出如何按照多因子设计方式制定一套适应新的发展形式需要的停车配建指标体系,并对其多元化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高效网络数据捕包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2005年 第1期31卷 212-213页
作者:张志斌 郭莉 陈明宇 方滨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空间的捕包平台设计――ULPF(User Level Packet Filter)。系统完全在用户空间实现;通过修改网卡驱动将数据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直接提交给用户空间避免了耗时的数据拷贝操作;利用网络数据包长度的局部性实现了一个高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电悬浮微机械加速度计设计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2期47卷 181-185页
作者:刘云峰 丁衡高 董景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设计了一种基于静电悬浮原理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它采用三明治结构的微敏感元件,电容式位移检测方案及静电力悬浮控制方案。着重对敏感元件的主要结构设计、参数的选取、支承静电力的计算以及量程极限、精度极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光学游标测量原理的平行光入射角度测量方法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8期46卷 1401-1404页
作者:陈非凡 洪志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为解决平行光入射角度精确测量时,很难同时实现高精度和大量程两方面的测量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游标测量原理的大量程条件下的高精度平行光入射角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基于该方法设计的测量装置,在±64°测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 第4期26卷 779-783页
作者:万峰 孙宏伟 范世福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及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1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平场凹面全息光栅及Hamamatsu图像传感器S3904-1024Q为核心设计了小型化的色散系统;将多股光纤的一端排列成长方形直接作为入射狭缝,解决了光谱带宽与光源能量利用率之间矛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励电压对梳齿式加速度计系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 第11期44卷 1482-1485页
作者:李疆 董景新 高钟毓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为优化梳齿式微硅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研究了激励电压对加速度计性能和电路参数选择的影响。推导出的系统静电力方程说明,激励电压对静电力的影响相当于在预载电压上叠加了微幅高频干扰,该干扰决定了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稳定性。由闭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电力反馈微加速度计的吸合失效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5期46卷 649-652,657页
作者:刘云峰 董景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静电力反馈微加速度计的敏感质量与固定结构部分因静电力作用发生吸合失效,严重影响加速度计的可靠性。为根本解决吸合问题,分析了加速度计在开环、闭环的不同工作状态下发生吸合的机理,推导出由静电力、机械刚度和止挡间隙等参数确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容式微机械加速度计闭环系统的零偏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2期45卷 201-204页
作者:吴天准 董景新 刘云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为解释电容式微加速度计闭环系统零点不惟一的特殊现象,对其力学模型和电路特性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闭环输出、零偏、零偏重复性、检测盲区宽度等公式,建立新的静平衡模型。通过零偏与预载的关系实验,定量分析了零偏不重合度、零偏重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因工程在先进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 第10期33卷 1317-1322页
作者:干宏程 孙立军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提出人的因素与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融合设计的思想,并以上海市延安路高架交通监控系统为ATMS实例,对闭路电视系统(CCTV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ATIS)设计中应用人因工程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研究,在CCTV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方面,给出了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T图像重建的可扩展多DSP并行计算系统结构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 第3期44卷 330-333页
作者:陈雪松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 
为提高大型工业CT的图像重建速度,通过分析卷积反投影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并行计算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SPMD(单指令集,多数据流)并行处理结构的可扩展的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并行计算系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确定了系统设计的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