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基金"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钢-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 第6期39卷 121-123页
作者:聂建国 余洲亮 袁彦声 米观 林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剪力连接程度的影响,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恢复力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 第10期38卷 35-37页
作者:聂建国 余洲亮 叶清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重建筑工程公司 
为研究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耗能性能,完成了6根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及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凸体、旋转体的体几何模型与内部可视化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9年 第1期11卷 93-96页
作者:王利生 谈正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华中理工大学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 
在可视化与CAD/CAM的许多应用问题中,不但需要描述三维实体的外形,也要求表达实体的内部信息.传统的面壳模型只能描述实体的外形,无法表达实体的内部信息.针对这种情况,利用Blending形变技术给出了由实体的面壳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数控步进液压缸系统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1995年 第6期23卷 311-314页
作者:李世伦 陈爱民 骆涵秀 张才佑浙江大学江西第二机床厂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由微机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的数控步进液压缸系统,分析了如何通过结构和控制策略设计使数控缸达到较高的启动运行速度,扩大了数控缸的应用范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Web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 第22期39卷 119-121,160页
作者:沈勇 王贞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系江苏镇江212003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应用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出现了。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通过HTML或VRML页面可以实现对信息电器的远程监控。论文简要介绍了信息家电、嵌入式In-ternet/Web系统和虚拟现实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人体振动响应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 第8期36卷 87-92页
作者:戴诗亮 沈成武 沈延春 汪芳子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建工系武汉职工医学院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要对振动环境中的人体进行保护,必须研究人体振动特性。人体全身振动共振频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对不同身高h、体重w及不同振级a下坐姿人体全身振动的第1阶共振频率f进行了测量,获得了39组数据。利用三层人工神经网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关节最优状态反馈控制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1991年 第2期19卷 11-14页
作者:王昌银 林建亚 路甬祥浙江大学 
本文针对机器人关节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特点,运用最优线性二次型控制系统设计原理,设计出了机器人关节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并用一种简单方法来克服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时控制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智能模糊控制
收藏 引用
《机器人》1991年 第4期13卷 17-21页
作者:王昌银 王应建 林建亚 路甬祥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 
本文针对机器人的关节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特点,应用模糊集和人工智能原理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智能模糊控制器.计算机仿真和实时控制实验结果均表明,智能模糊控制能有效地克服机器人系统固有的变惯量、非线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此外,该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适应控制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电气自动化》1994年 第5期16卷 9-11页
作者:王昌银 林建亚 路甬祥深圳大学 浙江大学 
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法,设计了一个信号综合形式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MRAC),该控制器算法简单,易于微机实现。文中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鲁棒控制的l_1中心估计递推算法
收藏 引用
《控制与决策》1995年 第4期10卷 361-364页
作者:黄学俊 王书宁 戴建设华中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讨论未知但有界误差假设下的l1中心估计问题,提出了中心估计递推算法的理论基础,并据此设计了l1中心估计的递推算法。理论分析和数据仿真表明,与原有算法相比,递推算法可以显著减少计算量,提高估计速度,因而可应用于实时在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