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不同穗型品种与移栽密度对再生稻产量、发苗能力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灌溉排水学报》2020年 第5期39卷 48-57页
作者:邹丹 唐启源 郑华斌 王慰亲 张相 刘功义 莫文伟 郑志刚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目的]探究不同移栽密度与不同穗型品种对再生稻再生季发苗能力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移栽密度为主区(D1:15万穴/hm^2、D2:18.75万穴/hm^2、D3:22.5万穴/hm^2、D4:26.25万穴/hm^2、D5:30万穴/hm^2、D6:33.7...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ZS-4200型水田振捣起浆平地机的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农机化研究》2023年 第4期45卷 74-80页
作者:王深研 熊文江 房欣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哈尔滨150038 
针对水田耕整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一次作业完成碎土、根茬压埋、根系生长土层起浆以及平地等多道工序的水田振捣起浆平地机,主要由机械传动装置、机械式高频激振机构、圆弧埋茬梳齿、船型拖板以及新型隔震传动装置组成。通过分析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香7A高位分蘖与灌水深度和赤霉素施用的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2015年 第6期30卷 27-29,41页
作者:蒋茂春 李泽铭 邹志文 张东 樊恩达 梁昊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641000 重庆市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重庆400060 重庆市江北区木耳镇人民政府重庆江北401127 
就内香7A生育后期高位分蘖问题,设计了2因素(灌水深度和赤霉素施用时间)的栽培试验,对各处理下高位分蘖比例和高位分蘖长度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灌水深度对内香7A生育后期的高位分蘖比例有显著影响,对高位分蘖长度无显著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播主要栽培因子对杂交晚粳甬优53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2015年 第2期21卷 20-23页
作者:姚坚 姚海根 张晓伟 孔燕 李瑾 边永高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16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农作物管理站浙江嘉兴314051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嘉兴314009 
采用回归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杂交晚粳甬优538作单季直播时播种期(X1)、播种量(X2)、尿素用量(X3)和各期施氮比例(X4)对产量等8个主要性状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栽培效应播种期〉播种量〉施氮比〉尿素用量;播种期对齐穂期、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品种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2024年 第2期39卷 105-109页
作者:王常军 周金龙 谭爱琼 龙玉斌 赵二毛 邓立平醴陵市农业农村局湖南醴陵412205 醴陵市明月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湖南醴陵412215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和播量对直播早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直播早稻品种间出苗率、成苗率、成穗率和结实率差异不显著;最高苗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差异显著;单产以中早39最高,中早35与之差异不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杂交粳稻甬优538与常规粳稻秀水134本田期适宜施氮比例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2016年 第3期22卷 6-9页
作者:姚海根 姚坚 孔燕 孙达 李瑾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16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嘉兴314009 嘉兴市南湖区农作物管理站浙江嘉兴314051 
应用混料回归设计,探讨了粳型杂交稻甬优538与粳型常规稻秀水134本田期氮化肥适宜施用比例,初步明确了施肥因子与产量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甬优538施肥因子对产量的作用效应大小为秆肥>苗肥>基肥>穂肥,秀水134为苗肥>基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株水稻与平菇菌糠共发酵料对浏阳黑山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草业学报》2021年 第6期30卷 133-140页
作者:黄丽琴 李松桥 袁振中 唐晶 闫景彩 唐启源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株水稻与平菇菌糠共发酵料对浏阳黑山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依据日粮不同分为两个组,试验组为65%精补料+35%全株水稻与平菇菌糠共发酵料,对照组为65%精补料+35%全株玉米青贮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合绿肥还田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 第6期47卷 609-615页
作者:张小毅 刘文露 向焱赟 肖峰 田伟 张玉盛 敖和军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128 
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以早稻品种中早39、晚稻品种玉针香为材料,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用绿肥还田(CK)、施用紫云英还田(T1)、施用紫云英及黑麦草还田(T2)、施用紫云英及油菜还田(T3)、施用箭舌豌豆及黑麦草还田(T4)、施用箭舌豌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稻纵卷叶螟的起飞日龄观测
收藏 引用
《应用昆虫学报》2013年 第3期50卷 592-600页
作者:杨帆 郑大兵 史金剑 胡高 张孝羲 翟保平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自主设计的起飞观测装置,利用人工模拟的黄昏环境,研究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1~6日龄未交配成虫的起飞行为,并分别对迁出种群以及本地繁殖种群的起飞、扩散行为与日龄和性别的关系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辽宁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无毒基因鉴定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学报》2020年 第9期33卷 1969-1976页
作者:刘伟 魏松红 朱丽珺 王海宁 张照茹 李昕洋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目的】本文研究了辽宁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和无毒基因的构成,为辽宁省水稻品种合理布局及抗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7个水稻鉴别品种对2017-2018年采自辽宁省各个稻区的151株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根据已克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