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种子科技》2019年 第12期37卷 26-27,30页
作者:孙玥 苏京平 王胜军 闫双勇 孙林静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ISSR分子标记是目前生物标记上新型的标记技术模式,通过引用设计简单的SSR技术,按照两端碱基础序列,实施高重复性操作,完成多信息的综合重组。在作物的种植鉴定、遗传定位、多样性区分上具有良好的标记作用,可以实现多态化的操作。针对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建设规范
收藏 引用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年 第1期 56-57页
作者:赵大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沈阳110161 
为指导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的设计及建设,从设计规划、布局、结构设计、安装、安全等方面,详细介绍水稻工厂化育苗大棚建设要求及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的大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为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稻脂肪氧化酶突变体功能标记开发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2024年 第2期22卷 433-438页
作者:张世玺 李白 王剑功 吴剑 李军 李斌 姚坚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314016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嘉兴314036 嘉兴市种植技术推广总站嘉兴314050 
稻谷在长期贮藏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陈化,主要原因是稻谷本身脂质的降解。在成熟的种胚中存在3种LOX同工酶,其总活性的80%~90%为LOX-3,该酶的缺失可以延缓稻谷的陈化变质。其活性缺失体(Daw Dam)可以降低贮藏期间稻谷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序机抛下抛栽密度对Y两优911作再生稻栽培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2022年 第6期37卷 89-96页
作者:郑志刚 向丽 罗友谊 刘功义 徐彩 奚伟 王慰亲 郑华斌 唐启源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 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为探究有序机抛下密度对Y两优911作再生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抛栽密度水平(D1,18.2万穴/hm^(2);D2,22.2万穴/hm^(2);D3,25.0万穴/hm^(2);D4,30.8万穴/hm^(2);D5,33.3万穴/hm^(2))。结果表明,随密度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稻螟赤眼蜂蛹期接触农药对其成蜂搜寻和寄生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保护学报》2017年 第6期44卷 1004-1010页
作者:田俊策 王子辰 王国荣 郑许松 吕仲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杭州310021 杭州市萧山区农技推广中心杭州211203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是稻田中鳞翅目害虫重要的卵期寄生型天敌,为了规范稻螟赤眼蜂放蜂期农药的安全使用,利用卵卡浸渍法处理蛹期稻螟赤眼蜂,通过稻螟赤眼蜂室内飞行装置和单雌寄生法评估了蛹期5种非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籼粳杂交偏籼型早熟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 第9期29卷 839-844页
作者:陈鑫 韦新宇 许旭明 王建勇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三明365051 
选用明恢198、明恢185等5个含有粳稻血缘的偏籼型早熟恢复系与齐丰A、M10S等5个籼型三系和两系不育系,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分析方法,研究分析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科技通讯》2019年 第1期 23-26页
作者:陆艳婷 叶胜海 朱国富 翟荣荣 叶靖 张小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 
根据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加强选用优质品种、结合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提升全省稻米产业的优质化水平,将打造知名品牌和个性化小品牌有机结合,加快水稻提质增效创品牌;积极发展特种专用水稻,提高稻米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籼粳杂交偏籼型恢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农业学报》2016年 第2期31卷 107-112页
作者:韦新宇 许旭明 李齐向 马彬林 杨旺兴 邹文广 卓伟 张受刚 杨腾帮 范祖军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三明365509 福建省三明市种子站福建三明365000 
选用通过籼粳杂交、籼型育种目标选择以及育性恢复能力测定等手段选育的6个偏籼型早熟恢复系Gmh01、Gmh03、Gmh05、Gmh06、Gm4006、Gme24与2个籼型三系不育系,按照2×6不完全双例杂交试验设计配制遗传材料。采用等位基因的加性-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种赤眼蜂的飞行能力和稻螟赤眼蜂的田间扩散能力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年 第1期33卷 26-31页
作者:田俊策 王子辰 王国荣 郑许松 臧连生 吕仲贤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杭州310021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杭州211203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长春130118 
飞行和扩散能力是赤眼蜂能否成功在田间应用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室内飞行测试装置和田间赤眼蜂回收的方法,考察了以米蛾卵繁殖的4种赤眼蜂在室内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和稻螟赤眼蜂在水稻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结果表明,4种赤眼蜂的起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小气候及其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 第2期39卷 324-332页
作者:杨国涛 范永义 卓驰夫 黎腊梅 王萌冉 彭友林 胡运高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10 
为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生态的影响,以杂交水稻F优49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群体小气候、产量及纹枯病发病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杂交水稻的产量增加,但在高氮条件下产量增加不显著;增施氮肥后虽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