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
68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收藏 引用
《高校教育管理》2025年 第1期19卷 49-61页
作者:祁占勇 吴仕韬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710062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青少年营地教育的活动类型与支持举措研究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2025年 第1期47卷 88-97页
作者:王正青 熊彦皓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重庆400715 
青少年营地教育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作为青少年营地教育发源地,美国青少年营地教育在其1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起步探索、对象扩大、规范发展、全球扩展和成熟完善五个阶段,引领并推动世界范围内营地教育的兴盛。当前美国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素养体现在哪儿?——对统编小语文教材中阅读思考题的体裁分析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2025年 第2期54卷 31-52页
作者:余闻婧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南昌330022 
教材是课程教改革的重要载体。分类研究教材任务,不仅意味着对教材任务形成系统性认识和同性理解,而且关系到核心素养的落地与达成。如何将小语文教材中隐在的核心素养体系显性化,以此揭示课程目标与课程实践之间的连贯性,是本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机协同视域下基于认知智能大模型的个性化习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化教育研究》2025年 第2期46卷 80-87页
作者:牟智佳 岳婷 朱陶江南大学“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江苏无锡21412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探索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个重要术命题。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知识获取和人机交互方式,为提供定制化习体验和创新个性化习设计带来了新的驱动力。人机协同视域下的个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甄别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教育科学报》2025年 第1期24卷 103-109页
作者:常宝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尽早发现和识别英才儿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和顺利成长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由政府、高校、中主导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虽然在选才标准与选才方式上坚持科学选才、注重匹配生的优势潜能、凸显生的创新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构不良问题在高中数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教与管理》2025年 第4期 44-48页
作者:蒋正拥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昆明650500 昆明市第十中学昆明650224 
科关键能力生成的本源是知识。理解知识是生素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不是课程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应当是生通过知识的习,使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应用“结构不良问题”进行数,要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领会课程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教育强国的新型研究型大科城融合:时代要义、战略转向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62卷 87-97页
作者:陈亮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710061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研究型大赋能科城融合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为城市创新发展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新型研究型大通过重塑科技自立自强话语、人才自主培养话语、城市创新发展话语、世界科学中心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奥地利中高职体化教育:体系定位、模式设计与经验启示
收藏 引用
教育学术月刊》2025年 第1期 104-112页
作者:谢莉花 刘明亮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201804 
当前,推动中高职体化发展,构建贯通式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大重要方向。奥地利高等职业校作为国际公认的中高职体化人才培养的典范,将五年制中高职教育内容深度整合,赋予生就业和升的双重资格,实现了人才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院校办模式构建的现状审视与优化策略——基于全国56所首轮“双高计划”建设校的文本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教研究》2025年 第03期 94-100页
作者:邵建东 孙凤敏 俞慧刚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基于全国56所首轮“双高计划”建设校的项目总结报告、中期自评报告等文本分析,梳理归纳各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方面的经验及做法,全面概括和总结各校办模式的构建现状及特征。研究发现,“双高计划”建设校办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博士联合培养的阻滞性因素分析和优化建议
收藏 引用
《中国高等教育2025年 第1期 60-64页
作者:牛风蕊福州大学 
工程博士是培养工程领军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加强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和教育、科技和人才融合发展的联结点。目前工程博士联合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