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
1,0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保障: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1期 153-166,172页
作者:薛海平 黄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双减”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在普遍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衍生出课后服务质量问题。发达国家在课后服务质量保障上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如政府和社会力量协同监管课后服务、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运行的各种资源、科学评价激发课后服务主体活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教育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整体实现
收藏 引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 第2期 1-11,96页
作者:林健 杨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家工程教育多学科交叉创新引智基地 
新一代数字智能技术正在以指数级的增速迭代创新,率先布局和全面实现工程教育智能化是当前和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大战略和必由之路。本文聚焦工程教育智能化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实现,具体包括智能化系统分析与设计、习环境智能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共生素养辨析及其在中小场域中的培育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4年 第1期45卷 89-99页
作者:覃泽宇 孙杰远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共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主体或要素在特定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古时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早将共生视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延续至今,而“symbiosi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内涵式发展:价值机理、行动框架与推进策略
收藏 引用
《江淮论坛》2024年 第3期 186-192页
作者:陈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不仅使得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组织关系、结构系统、知识内容、复杂逻辑等相互融合与彼此互嵌的过程,也使得数字化转型成为推进并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观察的世界——大卫·费布兰德的现实主义新探索
收藏 引用
《美术》2024年 第5期 128-135页
作者:马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现实主义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流派,伴随时代的发展而衍化出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时代机遇下,现实主义新形式应运而生,以符号化、碎片化的表现手法反思现实。大卫·费布兰德的作品探索了现实主义的新艺术风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习中心视角下的大单元教设计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 第3期44卷 52-58页
作者:毛齐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武汉430079 
大单元作为习单位的本质规定,意味着大单元教的重心不是教授内容而是组织和引导习,也决定了其教设计必须以习为中心。习中心视角下,大单元教设计在任务设定、内容生成和时间安排方面分别遵循依施教、因而成和以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繁荣表象下的暗流涌动:印度私立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成因及举措
收藏 引用
《外国教育研究》2024年 第7期51卷 3-20页
作者:王建梁 刘晨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私立基础教育几乎占据了印度基础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日益成为印度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印度私立基础教育的繁荣表象背后,仍然存在低收入群体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遭受损害、教育公平的补偿原则未得到充分遵循、私立校的绝对质量仍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与顶层设计——教育如何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24年 第1期45卷 4-15页
作者:褚宏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100875 
教育强国是指教育实力强大,能够有效支撑该国成为世界强国,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处于第一方阵的国家教育功能是判定教育强国与否的根本标准。世界强国主要体现为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其内核是先进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直接对接的教育类型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职业与术的跨界融通:德国与瑞士高校入资格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复旦教育论坛》2024年 第3期22卷 119-128页
作者:唐慧 谢莉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上海201804 班贝格大学社会与经济科学学院德国班贝格96052 
教育扩张背景下,关于高等教育布局、高校教育任务和高校入资格设计的国际策略是丰富多样的。在共通的文化逻辑和经典的职业教育理念支撑下,德国和瑞士对于高校入资格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相似进程发展的:为积极回应教育扩张和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ChatGPT支持的CUREs教模式
收藏 引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4年 第3期36卷 3-10,28页
作者:吴忭 李凤鸣 胡艺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200062 
为促进高等教育中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以生为中心的科研训练与课程教整合模式是有效途径。当前基于课程的本科生科研体验(CUREs)教模式虽在增强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激发生研究动机方面存在一些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