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朱光潜文修辞意识探微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6期57卷 103-111页
作者: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朱光潜美学思想特别是前期的美学思想深受克罗齐的影响,但是在"艺术传达"的理解上与克罗齐存在着分歧。朱光潜非常重视艺术传达和读者经验,因此强烈关注文修辞问题。他对"修辞"的理解贯穿着一个中心,那就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的时空问题初探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4期21卷 94-99页
作者:初娇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理论源远流长,各类意象在艺术与审美的长河中绽放异彩,但在对其研究和鉴赏中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意象的"时空"维度。在意象的世界中时空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维度的衡量,更是一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意象创构的瞬间性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 第6期6卷 132-137页
作者: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意象的创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瞬间达成的,是主体以虚静之心在瞬间即景会心,是一种当下的直觉活动,审美经验在其中起着支配作用。主体从意象创构中既体悟了物象,又照见了自性,体现了感官、心灵与物象的统一。审美活动和意象创构具有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倪瓒尚“逸”审美理念下的诗书互通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8年 第2X期 154-157页
作者:庞晓菲华东师范大学 
清人沈德潜谓王羲之"作字不肯雷同"~[1],犹如杜诗用词力避复字,一语道破诗、书创作的内在联系。倪瓒在元代以诗、书著称,其文艺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互通,并在"虚实""疏密""开合""伸缩&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感性走向感兴——“美学重构”的新路径
收藏 引用
《清华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5期34卷 102-112,200-201页
作者:陶水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 
德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其《重构美学》一书中对西方美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给予了术图绘与构想。韦尔施认为,在当今西方后现代社会,'审美化'(感性化)已广泛地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其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引书入壶墨海壶天:“曼生壶”的设计理念及其当代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陶瓷》2021年 第4期57卷 77-82页
作者:庞晓菲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无锡214122 
“曼生壶”在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拥有卓越地位,开创了文人制壶的新时代。陈曼生“引书入壶”赋予紫砂壶以高雅与清赏的文化品位,书与壶在造型上相类,呈现上窄下宽的梯型、在风格上相近,追求沉稳含蓄,“曼生书”与“曼生壶”可谓珠联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构当代“知音论”文艺批评体系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7年 第6期 14-22页
作者:杨明刚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评论即审美。一切文艺评论皆为审美活动、审美过程的凝冻与固化,其中至为关键的,正是审美、赏评。既为审美,必有其标准与尺度,关乎美学与鉴赏;亦必有其路径与方法,关乎文体与写作。古代文艺批评如斯,当代文艺评论亦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朱谦之“意象”概念探析
收藏 引用
《铜仁报》2020年 第5期22卷 44-52页
作者:唐诗杰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241 
朱谦之的唯情论,为宇宙设置了一个体用无二、物我合一的“情”作为本体,“情”是一股不可分割、永不停滞的“真情之流”,是非理性的。但朱谦之要向世人言明这一真相,就不得不使用有区分的理性语言,这就造成了朱谦之唯情论以理性言说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戏曲审美嬗变考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8年 第1期34卷 76-83页
作者:杨明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北京100029 
中国戏曲以其鲜明的民族性、群众性、时代性和独树一帜的审美诉求与理念方式,承载了中华文明最广泛受众的审美旨趣。在漫长而复杂的朝代更迭、社会演进与人文思潮背景下,清代戏曲全面承继了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等历经千年积淀的中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五代诗格中的意象创构观
收藏 引用
《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 第8期 159-166页
作者:李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诗格作为唐五代时期重要的诗理论类著作,从创作技法与审美格调方面对诗歌意象的创构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王昌龄、皎然等为代表的诗格作者将意象的创构建立于主体审美感兴的基础上,以兴的审美思维作为观物取象、融会主客的关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