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汉晋之间:中国美从宗经向尚艺的转进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 第11期 127-148,207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 
汉代美研究涉及黄老、儒家以及道教、佛教诸方面,但构成其主干的仍是儒家。汉代儒家美,在先秦和魏晋之间处于变而未变之局。就其不变而言,它接续了西周以降的礼乐传统;就其变而言,则一方面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因一系列命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礼乐传统中国
收藏 引用
术月刊》2021年 第6期53卷 171-182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北京100875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北京100871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释古雅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 第12期 40-61,200,201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 
王国维以西方美优美和崇高二分为背景,提出了古雅范畴。但百余年来,与他的意境说或境界论相比,这一范畴并没有引起界的足够重视。从历史看,古雅传统对中国美史的影响具有纵贯。尤其中唐以降,它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诗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阐释的“河图洛书”模式
收藏 引用
《哲研究2018年 第3期 44-51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在《"阐""诠"辨》一文中,张江提出建设当代中国阐释的构想,这使中国传统有无自身阐释体系成为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典阐释虽然涉及古代经典的方方面面,但以儒家经为主导。自西汉以降,《易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洞天福地”:审美地理的中国案例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6期 87-94页
作者:刚祥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理论的价值往往在于对既有理论形成新的阐释和做出必要的反思。自近代以来,因受德国古典美和启蒙史观的影响,美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人之精神自由的解放史。它以审美无利害为基准,将美研究对象限定在美和艺术之内,尤其体现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儒家哲视域下的周代丧礼“禁乐”探究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2019年 第2期 57-64页
作者:易冬冬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丧礼"禁乐"是周代主导的制度规范和文化现象,不同于其他典礼中大多礼乐不离的情况。从礼乐相济的角度探讨儒家哲已蔚为大观,而对丧礼中"有礼无乐"的哲探讨则付诸阙如。丧礼"禁乐"彰显了儒家既生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诗教的现代美育转进——以蔡元培美育观为考察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 第2期 27-33页
作者:席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传统诗教,是以《诗经》为核心并不断向外拓展的教化形式,也是从美育出发并多元敞开的教化形式。它与现代美育因都以陶养情感为基础、以培养完善人格为宗旨和以审美功利为显著特征,从而具有了对接的可能与基础。但蔡元培在建构美育观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礼乐的批判之外--王光祈礼乐思想探微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 第2期 37-42页
作者:易冬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王光祈虽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但既不像新青年那样否定礼,更不像同时代的音乐家青主那样否定乐,却对它们作了现代转化和诠释。其礼乐思想包含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传统礼乐陶铸了中华民族谐和的民族精神;第二,以乐释礼,礼是乐的附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代书法与中国书的唐宋转型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20年 第3期 120-132页
作者:刚祥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唐宋之间是中国文化的变革期,也是中国书法从"尚法"向"尚意"转变的时期。若要完整理解这一艺术转变的动因和过程,五代是不可阙如的环节。从书法史看,五代十国书家峰起,除杨凝式外,郭忠恕、李鹗、王文秉、韦庄、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光祈创造国乐思想与传统礼乐的现代音乐转进
收藏 引用
《美育刊》2021年 第1期12卷 70-78页
作者:席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南郑州450002 
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王光祈在救亡图存和"西乐东渐"对中国音乐构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了"复兴礼乐"和创造国乐的思想。他实则建构了一条传统礼乐向现代国乐演进的路径。该路径是他在现实探索救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