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文化产业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自信自强焕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能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2025年 第1期 36-41页
作者:陈能军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5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文化是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文化建设是推动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自强是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另一幅图景”的自信和引领。要站在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越“监控资本主义”:数智时代的传播异治理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24年 第11期 201-208,212页
作者:彭思思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 
数智时代是人类社会现代性”进到“第三现代性”的新阶段,数智社会的传播异有着由技术性的工具异向制度性的社会转变的趋势。对人类来讲,获得数智的信息便利而丧失自身行为数据的资源收益,既是“利己”也是“异己”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缩小城乡文化消费差距吗——来自中国公路交通的证据
收藏 引用
现代经济探讨》2024年 第10期 31-42,90页
作者:周广 陈能军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136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深圳518055 
缩小城乡文化消费差距是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应有之义。基于1995-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先扩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文经济视域工业遗产转型的多维审视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 第5期 59-67,I0002,I0003页
作者:李凤亮 刘晓菲华南农业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 深圳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人文经济视域的城市发展更加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赋能。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存量资源,其转型实践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工业遗产本身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转之间的矛盾,本质上是工业遗产的功能指向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双向共促的逻辑与路径
收藏 引用
《深圳大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4期41卷 116-124页
作者:李锋 朱熹诺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河海大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江苏南京211100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建设过程是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推动力,并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深精神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发展过程。从数字经济的特征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文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苏州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5期45卷 1-9页
作者:张佑林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5 
人文经济讲求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灵魂,以文化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人文经济主要是从推动新质生产力主体的形成、动力机制的启动、发展载体的形成、动力源泉的生成以营商环境的培育等诸多方面,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协调、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版权服务赋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国版权》2024年 第6期 53-65页
作者:陈能军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 
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版权服务的有力支撑,版权服务体系是明晰数字资产权益归属、推动数字资源高效配置、释放优质数字内容创作潜能的重要基石。当前,数字创意产业面临版权制度体系适应性不足、版权保护技术发展滞后、数字版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烟台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5期37卷 112-124页
作者:亓冉 李凤亮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60 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42 
着眼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建构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相协同,与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相一致的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深度调整期的背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文经济溯源:文化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
收藏 引用
《烟台大报(哲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3期37卷 70-81页
作者:张佑林 陈能军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85 
现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好的正制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规范人们行为方选择的非正制度——文化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制度,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全方位的,不同类型的文化通过文化无意识的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24年 第7期 4-33,177页
作者:李凤亮 周建新 花建 魏鹏举 祁述裕 臧志彭 陈能军华南农业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