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手绘动画《狼行者》的创新影像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2年 第18期 146-148页
作者:张敏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在数字动画盛行的当下,欧洲动画借助手绘与媒体技术的结合,带给观众别样的视觉体验。视觉语言的创新是创新影像的重心,涉及角色动作、角色形象、场景设定等视觉感知所产生的叙事表达、节奏变化和美感体验。手绘动画《狼行者》以首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蛇2:青蛇劫起》:女主义、别冲突与身份焦虑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21年 第5期 65-68页
作者:陈可红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白蛇2:青蛇劫起》作为传统民间传说的最新动画电影演绎,突破了传统的以男主角结构故事逻辑的做法,将女主义视角延伸至主体和象征层面,在以奇幻想象的超真实主义画面展开冒险故事过程中,探讨了当代女所面临的社会别与身份焦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动理论视域下尤里·诺斯坦动画的现代反思与主体转型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3年 第23期 107-112页
作者:邹波 屈立丰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尤里·诺斯坦(Yuri Norstein)是享誉国际的俄罗斯动画家,宫崎骏说他是“对我影响最深的动画大师,其创作的《迷雾中的小刺猬》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高畑勋认为诺斯坦的作品能够代表俄罗斯的文化精髓,2002年萨格勒布动画节发布“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丝路民间文学资源的动漫转化探究——以新疆为中心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3年 第23期 99-106页
作者:陈传志 米高峰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一带一路”文化IP开发与设计研究中心 
中国新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贯通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核心地域之一,其民间文学资源蕴藏丰富,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尤其是新疆曾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中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数据语境下动画电影评论典型意见挖掘分析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2年 第20期 11-16页
作者:伍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令中国电影产业链体系完善并朝向数字化方向发展”[1]。电影评论主阵地也由纸质媒介转移至网络媒介,自出机杼的专业化影评不再独领风骚,众声喧哗的大众化点评风起云涌,“电影评论功能与观众的联系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平行空间电影叙事空间的转换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3年 第2期 45-47页
作者:张敏商丘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同济大学 
平行空间电影需要在四维结构中进行不断地空间排列组合,不断地突破创新电影的叙事空间,以极致创意的空间自由切换、自我意识的空间叙事链接以及新奇漫无的空间转换跳跃,实现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相互交织、映照的叙事空间转换,也是本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动画的“异类”:诗动画和情殇小品《山水情》新解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化2020年 第10期 53-59,126页
作者:杨晓林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 
把《山水情》这部诗动画放到中国文人诗的宏大系统中,对照编剧王树忱的身世以及他创作这部作品时的精神状态,我认为真正让《山水情》具有震慑人心的艺术力量的,不仅是水墨画和笛琴相和、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更是影片中英雄失路、壮志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想象与回归:《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
收藏 引用
《传媒观察》2023年 第9期477卷 111-120页
作者:陈可红 马晨荇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天津300382 
近几年,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的回归是动画电影业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长安三万里》上映后,立即引发了“破圈”效应,不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还开创了历史文化人物在国漫领域的历史叙事新模式,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物感美学传统对元宇宙美学的可能贡献
收藏 引用
《当代动画2023年 第2期 84-90页
作者:邹波 屈立丰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元宇宙美学是围绕沉浸式体验展开的生产美学,“身体感知”是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解构与重构的价值原点,它将身体经验从现实世界的具身向赛博空间的化身转换;由于技术嵌入化身及其在赛博空间中的技术递归,凸显了技术物在人与世界的居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王柏荣动画艺术创作的民族与局限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6期 83-89页
作者:陈可红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民族化创作的演变历程中,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分成了“开辟和创新”“延续和断裂”“再起和开拓”三个阶段中国“第二代”动画人——王柏荣的动画艺术民族化实践,在第二阶段具有典型和鲜明特征,其主要表现在运用中国元素、彰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