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诗学基因研究”阶段性成果"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诗之“触物起情”与画之“天机自张”——中国美学的感兴观念在诗画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24年 第2期 29-40页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 
感兴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意义不限于创作发生的初始阶段,而是贯通于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到艺术表现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在深层体现中华美学特色的核心审美范畴。感兴不止于诗学,而且在画论、书论等艺术理论中也有广泛呈现。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能力与诗学运思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2期60卷 32-41页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4 
媒介不仅以其物质属保障了艺术的物存在,而且也是艺术家长期的对媒介的训练而形成的内在能力与感觉,是艺术家主动探索世界、感知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与动力。媒介本身有着常识所认同的物质属,而媒介能力则属于艺术家的主体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幽玄作为一种方法——读郑子路《幽玄的美学:东亚的艺术精神与审美思想》
收藏 引用
《中国美学2023年 第1期 293-303页
作者:周敏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幽玄”概念在日本平安时代之后,渗透到能剧、庭园等日本传统文艺领域,形成特定风格样式“幽玄体”。“幽玄”甚至成为日本中世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理想,与侘寂、物哀、粹等概念共同构成日本的审美谱系。“幽玄”作为研究对象,既是打开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感物”:“心”“物”感应与审美创造
收藏 引用
《中国美学2023年 第1期 26-36页
作者:胡乃文 路卓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发轫于《礼记·乐记》的“感物”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创造的一个重要命题,意即艺术创作是“心”有感于“物”的结果,也是“感兴”产生的心理动因,其哲学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从先秦儒家的以“物”比德,到魏晋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感兴主体因素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美学2023年 第1期 2-25页
作者:张晶 代宇涵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审美感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创作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指创作主体在客观环境(外物)的触发下,在心灵中诞育了艺术境界(如诗中的意境)的心理状态与审美创造方式。感兴以外物的触发为前提,以其偶然契机为特征。因而,感兴很容易被误解为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画论中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 第3期 24-43页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美学层面。中华美学精神既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及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又活跃于当下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用三个&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诗学元素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 第3期 4-22页
作者:张晶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中华美学精神研究具有广阔的阐释与研究空间,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及审美意识传统之中,同时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焕发着无穷活力。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的发展,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内生动力。本文着眼于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