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本艺术学项目"
285 条 记 录,以下是221-2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形象可视化路径探究——以茶褐云鹤道袍为例
收藏 引用
《戏剧文2024年 第10期 84-90页
作者:陈洁 臧益磊 潘健华东华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明代戏剧服饰多以抽象文字资料留存于世,难以直观表达戏服形象。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穿关”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块化文图考辨思路,拆解戏剧服饰名称为色彩、纹样、形制、面料四类模块,关联装扮对象史料,推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探析与分析维度
收藏 引用
《河南财政金融报(哲社会科版)》2024年 第4期43卷 11-15页
作者:肖庆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进入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文化强国建设已写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凝聚着对文化本质的深切关怀,蕴含着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市开州区丧葬锣鼓田野调查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学报》2023年 第4期20卷 57-66页
作者:王阳 金铁宏 孙兆磊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省曲阜273199 
人是音乐文化的主体,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承和保存,均离不开人的具体行为和活动。王安康,重庆市开州区丧葬仪式中演奏锣鼓的民间艺人。本文笔者通过与王安康老先生为期半个月采访调查,贴切实际的对王安康老先生所使用的传统锣鼓乐器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镇空间生产与尺度演变中的平衡策略——以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收藏 引用
《合肥工业大报(社会科版)》2020年 第5期34卷 85-94页
作者:孙俊桥 朱彦云 杨静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133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针对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开发过程中古镇外围空间、整体空间和微观空间出现的尺度变化对古镇的原真性保护进行研究。运用田野考察、归纳总结、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等研究手法,梳理总结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中的尺度改变现状。运用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飞机安全演示录像与国家形象呈现
收藏 引用
《对外传播》2020年 第11期 45-47页
作者:郭毅 孙小兵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媒介史研究中心 辽宁师范大学 
国家形象是国内界长期关注的话题。在西方社会科研究领域,国家形象一般包括商品原产国形象和目的地形象两个子概念,前者是国际商务的研究对象,后者属于旅游营销的研究范畴。在国际关系与新闻传播中,国家形象特指国家内部公众和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眼动追踪技术下的信息设计研究趋势分析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23年 第1期 124-125页
作者:王军 张志海武汉理工大学 
目的:以眼动追踪技术发展及其在信息设计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为主线,对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趋势进行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梳理、知识图谱等方法,分别从设备端与应用端出发,分析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与设备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通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强国战略中的红色文化底蕴
收藏 引用
《河南财政金融报(哲社会科版)》2024年 第4期43卷 16-19页
作者:程冰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特征,内在地契合了文化强国的本质和需求。红色基因蕴含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和传承下来的理论道路、价值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宋女装配领及装饰工艺探微
收藏 引用
《服装设计师》2019年 第7期 108-117页
作者:张玲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本文聚焦南宋女装制衣技术的微观探讨,依托纺织考古发掘的出土服装实物,对南宋时期流行的对襟式直领的裁配工艺加以实证研究,通过“外加领缘法”与“内出领缘法”的技术比较,揭示南北两宋女装直领成型工艺的潜在差异。并进而对直领外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合璧 多样融合——李滨扬《落日湖》的“一体化”创作思维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23年 第4期 138-152,208页
作者:刘畅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李滨扬为33位演奏家而作的《落日湖》(2017),是一部中西混合编制的乐队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在乐队的编制与摆位、作品的结构安排、融合化的写作思维和多样化的音响设计等方面的解析,阐释作曲家如何将这种混合编制乐队作为一个有机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辽代契丹铁艺“梳妆架”文化成因解析
收藏 引用
《山东工艺美术报》2023年 第5期 87-95页
作者:呼斯乐 安蕊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代铁艺梳妆架是辽代家具文化中别具代表性的物件之一,是北方游牧民族女性所使用的仪容用具。就形制构造而言,源于早期游牧民族胡床与绳床构造,尺寸大小则体现了游牧生活中“就地宿营”与“随时迁移”的双重需求;就使用方式而言,出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