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本艺术学项目"
285 条 记 录,以下是261-2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元素与方法:小议电影教育中的戏剧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0年 第12期 239-242页
作者:李铭韬 田雨萌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北京100710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观察中国百年电影发展史,不难发现戏剧的影子始终贯穿其中,理论界对戏与影的争论推动着电影观念和技术的演进,尤其是电影对戏剧的借鉴方式值得深思。戏剧作为元素,为电影提供了基本技法,并依据观演空间而衍生出银幕内镜头的变化性;戏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艺高峰评价标准及其三重张力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 第2期33卷 40-46页
作者:吴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文艺发展史上的“文艺高峰”现象涉及复杂的机制与多维的层面,从规范论视角展开研究以确立“文艺高峰”的评价标准,是其核心命题之一。通过对文艺高峰概念的细读,抽绎出其评价标准的三重张力,分别是文艺性质上的社会性与审美性,历史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反·符号·伦理:影片《八角笼中》的文本解读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4年 第19期 151-153页
作者:陈思远 袁智忠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八角笼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边远乡村孤守儿童的生存现实,关注了边缘群体和底层群众的生活困境。影片是一部极具导演王宝强个人风格的影片,他的生命经验、情感逻辑对影片的主题表达、人物的形象塑造具有深刻影响,影片叙事集中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PA法在城市生活垃圾投放行为评价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人类工效2021年 第3期27卷 32-39,57页
作者:张雅楠 丁治中 田泽 郭昊 陈俊 胡娇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目的本文利用IPA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对垃圾投放行为进行优先排序,提出一种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投放质量的管理思路。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法获取一手资料,对垃圾投放行为制定分类标准。以IPA法为基础,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过昭关》:乡土文化的柔性表达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24年 第11期 57-59,63页
作者:谢诗倩 袁智忠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在公路片的类型框架下,电影《过昭关》对乡土生活进行了搬演,同时通过去戏剧化的创作理念对矛盾和冲突进行表达,最终展现出真实的、未被遮蔽的乡村文化图景。《过昭关》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乡村图景,并将乡土文化柔性地展现给大众,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特征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9年 第11期 170-173页
作者:阿迪拉·艾麦提新疆喀什艺术学校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社会文化与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文艺术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保障文艺工作稳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在吸纳了前人文艺思想优秀因子的基础上,对当下文艺发展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叙事伦理——以《蓝》《白》《红》三部曲为例
收藏 引用
《文化与传播》2019年 第4期8卷 76-80页
作者:周星宇 袁智忠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西南大学传媒学院 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 
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其《红》《白》《蓝》“三部曲”的创作上,关注个体存在、读解生命意义,采取近乎“现身”的说法,已然将他的个人感觉和独立思考融入进了作品。在影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广泛融入哲思考、试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播视域下电影《金刚川》的多视角叙事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1年 第27期 144-145页
作者:刘斯婕 袁智忠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重庆400715 
《金刚川》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献礼片,影片采用了多视角叙事的手法,分别从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这四个角度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金刚川的故事。从不同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片《八角笼中》人物形象的儒家人伦精神透视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24年 第20期 71-73页
作者:乔凡 袁智忠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2023年暑期档电影《八角笼中》在票房上的成功,离不开导演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对角色倾注的人伦精神。由王宝强饰演的主角向腾辉在影片中呈现出三重身份:父亲、师父以及底层边缘人。作为父亲,向腾辉弥补了孤儿们缺少的家庭伦理关照;作为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悬疑叙事中的双重道德审视--以影片《误杀》为例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1年 第22期 150-151页
作者:李孟玲 袁智忠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误杀》是一部充满道德审视的悬疑叙事影片,斩获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影片从三个方面展现了对于双重道德的审视,这种道德审视在价值判断中诠释着两面性:善与恶、美与丑,其都是对于影片所表达的人性道德进行的评断。本文从伦理的角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