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
5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四个原则——基于当前戏曲保护实践的几点思考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25年 第1期 50-54页
作者:吴亚明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当前,各戏曲表演团体作为非遗保护主体,在如何对戏曲艺术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上、在剧目创作和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艺术创新”和“恪守传统”的两难选择。如何恰当地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传统的戏曲艺术在当代步入健康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复排版《二泉》看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学》2025年 第1期 137-142页
作者:乔邦利 王可浙江师范大学 天津音乐学院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设,除了在舞台实践话语体系方面不断完善之外,还必须在理论研究话语体系、人才培养话语体系以及学科建设话语体系等方面具备丰富而稳定的成果支撑。复排版《二泉》的排演成功,既是对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协同共生视域下公共图书馆虚拟现实服务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图书馆学研究》2025年 第1期 37-45页
作者:李洪晨 黄凯健 洪芳林 马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 
数字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日常运营和服务需要应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创新模式。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具备先进性和灵活性的新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服务内容并提升服务质量。文章采用参与式行为研究,捕捉虚拟现实服务用户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刺点影像、展览时刻与频闪效应:流媒体电影的影像吸引力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5年 第1期 118-125页
作者:王义仁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在流媒体电影的影像实践中,媒介装置的更迭为吸引力模式赋予了差异化的内部结构与运作逻辑,装置技术配置与影像形塑手段之间形成动态的因果关系。本文融汇装置理论与影像吸引力的双重视角,考察流媒体电影的媒介装置与观影情境,探究其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I的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评价画像:理论设计、框架构建与实践应用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25年 第4期35卷 14-24页
作者:刘邦奇 尹欢欢 余浩然 杨桂英 高晨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0 科大讯飞数字治理产品线安徽合肥230000 合肥市第四中学安徽合肥230000 
作为教师数字素养的统领性要素,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的评价与提升已成为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推动教师应对新技术变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撬动点。为此,文章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学术文献以及实践需求访谈,系统梳理了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评价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资本与非遗资源化的当代进路
收藏 引用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 第1期41卷 137-148页
作者:向丽云南大学文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贵重”且可“行走”的存在。其“贵重性”和“行走性”成为当代语境中对于非遗价值发掘与活态再生的两个隐秘而重要的维度。在今天,美学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竞争力,在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AT模型下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沉浸式交互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5年 第6期46卷 269-276,307页
作者:尹欣童 崔天剑 陈绘东南大学南京211189 
目的以沉浸式交互的手段提升博物馆受众的心流体验,从而拓展体验群体的边界、闭环博物馆展程逻辑。以民族性和先进性的耦合交融寻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提升出路。方法以心流理论的PAT模型作为范本,首先分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特殊困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门神》:中国动画学派的“新样貌”与“再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动画》2025年 第1期 39-42页
作者:霍笑妍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动画民族化创作需在继承中国动画学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于日新月异的技术与人文语境中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动画短片《门神》为例,从原创意识、本土标识、审美辨识三个维度分析创作团队如何继承中国动画学派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次具有转折意味的艺术盛会——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综述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25年 第1期 4-14页
作者:李红艳 闫哲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许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于2024年11月14日至12月2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许昌成功举办。共有来自全省57个院团,涵盖戏曲、话剧、舞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制度展开
收藏 引用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 第1期43卷 109-121页
作者:范明志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北京100091 
相对于其他民事公益诉讼,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独特公益性、规则融合性与业务专门性等个性化特征,在公益诉讼一体化立法背景下,其个性化特征集中体现在起诉主体制度设计上。从实现个人信息的保护目的来看,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