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台湾现代戏剧中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赖声川新剧《隐藏的宝藏》创作论
收藏 引用
戏剧2018年 第6期 66-72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赖声川2018年的新剧《隐藏的宝藏》是部向剧场致敬、向上海致敬的喜剧,昭示了赖声川未来"在上海创作,讲上海故事,在上海上演"的创作动机与发展方向;从剧场出发的创作视角使得该剧以剧场工作人员为主要角色,舞台的剧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赖声川新剧《游园·流芳》的跨文化演绎与创作
收藏 引用
戏剧2019年 第1期 69-75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 
赖声川的《游园·流芳》从昆曲《牡丹亭》中截取精彩的演出片段与意象,把它融入美国汉庭顿"流芳园"所特有的人文与园林背景之中,以环境戏剧现代戏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演绎,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是环境戏剧或浸入式戏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台湾表演艺术中心灵修行现象的启示与反思
收藏 引用
《艺苑》2018年 第4期 32-34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当代台湾地区出现了艺术与心灵修行相结合的发展潮流,以林怀民"云门舞集"、赖声川"表演工作坊"以及刘若瑀与黄志群的"优人神鼓"剧场作品为代表,倾向于对人类内在心灵世界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赖声川《曾经如是》的舞台艺术
收藏 引用
《艺苑》2020年 第5期 62-65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赖声川编导的长篇史诗剧场作品《曾经如是》主题宏大,故事场景、人物角色和动物形象众多。深具佛法内涵的环形舞台设计隐喻着在时空和因果法则的无限循环延展之中,灾难事件与人类痛苦的生命体验、追求解脱的希望和努力也在循环往复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探台湾兰陵剧坊的戏剧史价值与意义
收藏 引用
《南大戏剧论丛》2020年 第2期16卷 52-61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1978年兰陵剧坊初创至今已有四十年,它曾经的短暂存在与后续的深远影响呼应着台湾当代剧场的发展轨迹与求新求变精神。2018—2019年在海峡两岸演出的《演员实验教室》充分体现了兰陵剧坊开放平等、注重人本主义与心灵关怀的演员训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蔚然《12.3坪》中新代的困境与突围
收藏 引用
《艺苑》2020年 第6期 58-61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纪蔚然在独幕剧《12.3坪》中通过两代人之间的家庭关系描摹,揭示了现代商业社会价值观对于家庭伦理的解构与破坏,表达了剧作家对于现代文明社会与家庭内部人伦关系的忧虑与反思;剧作家使用反讽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呈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析赖声川2019年新剧《幺幺洞捌》中的艺术密码
收藏 引用
《艺苑》2019年 第5期 49-53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赖声川2019年新剧《幺幺洞捌》中设置了丰富的艺术密码,包括音乐、雕塑等东西方经典艺术作品,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和主题设置上对歌剧《托斯卡》有所借鉴,但是赖声川独特的时空并置手法,对位的人物角色塑造和结构设置使该剧在艺术、爱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敲门叩问》看纪蔚然戏剧创作的变与不变
收藏 引用
《艺苑》2022年 第5期 40-44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纪蔚然在多场次戏剧《敲门叩问》中通过独特而丰富的象征意象设置,在原有的家庭崩解主题书写上转向了新的联结主题思考;在人物形象上侧重于对家庭下代子女形象的关怀与理想化塑造;在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自觉追求种不确定和多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蔚然2019年新剧《盛宴》创作论
收藏 引用
《艺苑》2019年 第3期 43-46页
作者:胡明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纪蔚然2019年的新剧《盛宴》延续了其早期"家庭三部曲"系列中对于"家"的议题探讨,但主题不再是家庭的崩解,而是对原生家庭的认同与和解,以及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为病患及亲属带来的生命伦理困境;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赖声川戏剧研究的重大收获——评胡明华《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1年 第12期 56-57,60页
作者:田广文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胡明华的《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从东西文化融合以及两岸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赖声川主题意蕴深刻、艺术风格多变之原创戏剧的深入细致分析,探讨其创作背后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与重要的东西方戏剧文化资源。该书以其宏大的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