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美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7年 第11期 22-30页
作者:易冬冬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礼乐为标识。中国传统的乐包括诗、乐、舞,因符合现代艺术观念而成为美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礼乐文化中的礼虽然被社会、民俗等现代科广泛研究,却一直没能真正引起美艺术的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以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阐释的无限及限界:以中国经阐释为例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2020年 第2期 61-68,158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现代阐释多集中于文本问题的讨论,但它终究是个哲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解释对象的文本只不过是一个中介,它对外联通世界,对内接引心灵。世界和心灵的双重无限,决定了文本阐释的无限。以此为背景,在阐释者与阐释对象之间,人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郅敏的观念雕塑
收藏 引用
《美术》2022年 第9期657卷 56-59,F0002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当代艺术史中,以艺术直接传达艺术家关于世界的哲思考并不是新鲜事,但郅敏在新世纪以来创作的系列雕塑仍然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在艺术题材上,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带有意象性质的中国哲,但在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又极具现代性,显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代隶书的艺术定位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0年 第6期 26-45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中心 
有汉一代,是中国书法从早期文字史向艺术史递变的时期.表面看来,这一递变依托于以书名世的书法家陆续出现,但在根本上却奠基于汉王朝的文字书写制度.自西汉萧何制订《尉律》始,汉代文字制度逐步完备,涉及汉字分类、通行字体、字书编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美中的时间、历史和记忆
收藏 引用
《北京大报(哲社会科版)》2020年 第4期57卷 32-43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 
二十余年来,西方以康德为背景对于时间、空间审美特质的讨论,重新定位了美科边界。与此相应,中国古典时代对于时间、历史、记忆的认识,由此也获得了作为美问题被讨论的新可能:首先,中国古典美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时间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魏乐舞的文化整合与制度化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报》2021年 第2期147卷 23-28页
作者:元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 
在中国乐舞史上,北魏占有重要地位。它一方面接受乃至强化了周汉以降汉民族的礼乐传统,另一方面也为隋唐时期基于多民族和文化的新乐舞体系的形成开了滥觞。就其贡献而言,北魏乐舞实现了对北方草原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和西域文化等多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国家地理观念中的《山海图》及其艺术表现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2021年 第1期 205-212页
作者:邹芒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一般认为,《山海图》就是《山海经》的插图,实际上,最初版本的《山海图》却是诗性地理的视觉表达,显现了古人网罗博物知识的冲动和抱负,是华夏先民对于外邦异族的政制安排。用一张图来演绎一个文明共同体的空间秩序,这一切都基于中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0年中国美研究的十个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8年 第12期 85-93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美研究最具历史持续性、也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术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以美方式实现了对国家历史的完整书写,出现了大批通史性著作;二是实现了西方美的中国化再造,为美建设提供了中国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理·地图·山水:中国美空间呈现模式的递变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6期 64-77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形态的中国美研究,自100余年前王国维将美科引入中国以来,注定已经成为以西方现代知识框架重建中国历史的工作。今天,我们一般倾向于更善意地看待这项工作的价值,把它称为中国美的现代转换,但事实上,所谓现代转换几可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到美,重启美育
收藏 引用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 第7期 4-11页
作者: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1930年,蔡元培在为商务印书馆《教育大辞书》撰写的“美育”词条中,对何谓美育有一个基本定位,即“美育者,应用美之理论于教育”。今天看来,这种解释可能是粗糙的,但却揭示了一个基本道理,即美育是美理论的实践形态,没有美理论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