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北民间小戏与祭祀仪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依附建构: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视域考察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报)》2016年 第1期 26-36页
作者:王萍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民间小戏研究在民国时期是依附于文史、俗文和戏曲史框架而存在的,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本体研究受到遮蔽和影响。然而,随着不同科、视野的介入跟进和研究的深入发展,民国时期不仅为民间小戏研究在理论建构上打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小戏:农民共同体文化圈之戏剧--以明清甘陕乡村民间小戏为主要讨论对象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报)》2017年 第5期 89-101页
作者:王萍上海大学文学院 
以往讨论民间小戏,大都以戏曲表演为参照,其实,民间小戏有形成自己独特品质的文化渊源和演进轨迹。根据钟敬文对民间文化空间的再分层理论,通过对流播于明清甘、陕乡村民间小戏的考察,民间小戏主要是"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下的戏曲艺术——以秦腔为例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8年 第33期 25-26页
作者:周小青 李明明阿坝师范学院四川阿坝州汶川县623002 
任何艺术品种都离不开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它是养育艺术品种的土壤,是艺术品种的生命之基,文化生态的种种变迁对艺术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独特而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的秦腔,在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下语境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民间小戏研究路径及其范式考察——以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为主要讨论对象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18年 第4期39卷 43-51页
作者:王萍兰州城市学院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民间小戏研究经历了由起步到深入发展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北京大率先将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引入了民间课程教体系,并且形成民间路径下的民间小戏研究格局及其范式。20世纪60、8...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现存古戏台现状及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 第8期 53-54页
作者:常帅中央戏剧学院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大众传媒逐渐取代戏曲艺术地位的现状下,戏曲艺术的演出空间——戏台正在被逐步蚕食。失去阵地的传统戏曲如何继承与弘扬?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代敦煌民间神庙戏场文献研究——基于清代卫所及移民视角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7年 第6期30卷 99-108页
作者:王萍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 
有清一代,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内地民俗信仰、神庙演剧等被带入敦煌,促进了敦煌民间演剧逐渐走向繁盛。由于神庙戏场的特殊,其在一定程度上亦反映了清代敦煌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大致有四:时间上清初神庙戏场建设与敦煌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甘肃影戏唱词特征及其源流考略
收藏 引用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2年 第1期8卷 191-198页
作者:赵建新兰州大学文学院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自雅部衰落,花部兴起之后,戏曲音乐出现了重大的变革,板式音乐动摇了曲牌联套的统治地位,逐渐成为民族戏曲音乐的主要形式。板式唱腔的唱词大多以七字和十字句为主;板式唱腔的唱段也多是不同数量的上下句组成的双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刍议永靖傩舞戏民间叙事的多元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5年 第1期 294-300页
作者:王萍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甘肃永靖一带自古就是多民族居住地,而不同民族信仰上的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由此在甘肃永靖傩舞戏的民间叙事表演上也浸染了浓厚、丰富的多元文化色彩。道教、佛教、西域文化、三国历史等构成永靖傩舞戏民间叙事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小戏“神仙道化”剧展演功能刍议——以丝绸之路沿线民间小戏为依据
收藏 引用
《石河子大报(哲社会科版)》2013年 第2期27卷 111-116页
作者:王萍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神仙道化剧是戏曲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元杂剧、明传奇文人表现神仙追求的精神志趣不同,民间小戏中的神仙道化剧更多蕴含了一种传承、存载于民间信仰、习俗中与当地百姓生存空间和生存理有直接关联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等文化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小戏展演的时空特征及其文化意蕴——以甘肃、陕西乡村民间小戏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17年 第1期13卷 344-355页
作者:王萍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 
流播于甘肃、陕西乡村一带的民间小戏,其展演空间和时间上特点比较显著。空间上有走动的和草台看棚、露天舞台展演三种形式,然而,无论在哪里展演,体现祭祀仪式的神圣和神灵在场的特点是不变的。时间上则以乡土社会岁时节庆、神诞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