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民族声乐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二人转唱腔“旋法”的魅力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2期 200-202页
作者:孙霁 徐敦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吉林省教育学院 
二人转唱腔音乐在中国戏曲、曲艺唱腔音乐分类中属于曲联体结构。传统习惯常认为曲联体音乐结构在设计唱腔时是把多个曲牌依合理的调关系联在一起,依唱词声韵调整曲牌旋律,使之字正腔圆即可。但自新中国成立后,新文艺工作者的介入,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周小燕歌唱艺术精神及其贡献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1年 第6期 192-194页
作者:毛毳 徐敦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周小燕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被誉为"中国的夜莺"。她为了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她的声乐思想及歌唱的民族精神亟须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不断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周小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韵”与“困”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1年 第2期 196-200页
作者:胡东冶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从1920年作曲家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问世算起,时至今日,中国艺术歌曲恰好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艺术歌曲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与风格。根据艺术歌曲"由诗入歌"的创作、审美和分类原则,中国艺术歌曲总体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概念视角下歌剧艺术形态界定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5期 202-204页
作者:杨全海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理论研究基本上沿着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的路径展开,作为认识论分支的概念认为概念是构成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石。判断以概念为推理的出发点,没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不可能顺利展开论证。我们对歌剧的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在音乐理论的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红色主题歌剧中群像的戏剧功能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1年 第6期 205-208页
作者:王楠 徐敦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近年来,红色主题歌剧迎来了创演的新趋势,表现为如《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众多经典歌剧的复排和《红色娘子军》《长征》等大量新剧目的涌现。在传承与创新的进程中,笔者注意到一个艺术现象的转变,即群像在红色主题歌剧中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望千年的自然主义情怀——论中国古典诗词与浪漫主义音乐的神韵相通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9年 第11期 205-208页
作者:胡东冶 徐敦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我国的唐诗宋词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这两者从表现形式的角度,前者是文,后者为音乐;从时间的角度,我国的诗词于公元618年的唐代正式确立了自己的基本形式和审美标准,而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身明确的审美标准与艺术规格,则是从十九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吉剧唱腔对二人转的反哺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5期 199-201页
作者:孙霁 徐敦广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剧创建于1959年,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伴随着原创剧目《蓝河怨》《桃李梅》的诞生,受到业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吉剧和二人转已经携手并进60多年,她们筚路蓝缕相互映照浸润着东北的白山黑水阡陌大地。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