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流散往世书:印度移民的过去与现在——兼论印度流散小说创作
收藏 引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29卷 10-16页
作者:杨晓霞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历史上,印度共有四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是在17世纪以前;第二次产生于18世纪的西方殖民地时期;第三次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四次是从20世纪60代末开始。四次大的移民潮,导致印度有两亿多人口分布在六大洲100个国家。印度流散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读泰戈尔与世界主义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 第2期34卷 57-62页
作者:孟昭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泰戈尔不仅是举世闻名的诗人、作家和艺术家,还是一个具有积极入世思想的社会活动家。本文重点扼要地从他的文艺创作活动和社会活动入手,对他的世界观、宗教观和教育观进行分析、阐发,发现了贯穿于他整个人生的主线,即逐渐成熟的世界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中国60普鲁斯特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49卷 91-100页
作者:涂卫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曾觉之1933发表了纪念普鲁斯特逝世十周的长文《普鲁斯特评传》,由此起始的中国普鲁斯特小说研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国文学研究的政策引导、苏联学者对普鲁斯特小说的"反现实主义"和"颓废派"的定性,陷入3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与政治的角力——论“十七”美国文学译介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 第4期 111-114页
作者:哈旭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新中国"十七"(1949—1966)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可以描述为文学对主流话语和国家意志的趋同。但是,在政治驯化的表层之下,文学工作者私人的审美旨趣成为一股潜在的暗流,与国家话语在文学领域进行角力。只是后者太过强大,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阴性:中国精神的另一面——《伎妓行》的文化阐释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3年 第3期 84-87页
作者:李娟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重读《伎妓行》,作者好像不仅仅是描写中国的传统艺术戏曲,而更多的是通过对戏曲及戏曲界的描写来反思中国的文化,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文章从文化视角来解读《伎妓行》中所表现的中国社会文化阴性气质的一面,把作者所塑造的男女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中国60萧伯纳戏剧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3年 第2期 55-61页
作者:王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我国的萧伯纳研究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其作品的译介、评价等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一直较大。建国后的萧伯纳研究以宏观的综合研究和主题研究为主,尤其关注萧伯纳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揭露。1978后,研究视角日趋多元,除了继续深入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研究中国考察
收藏 引用
《阅江学刊》2014年 第1期6卷 81-90页
作者: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普列汉诺夫文艺思想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一直存在,然而,新时期以前,学术界更多的只是译介他的著作,相关研究却比较少,而且这些研究基本还带有政治的眼光,不能给予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新时期之后,由于摆脱了过去认识上的政治思维模式,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中国60易卜生戏剧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3年 第1期29卷 48-53页
作者:何成洲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3 
本文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的视角梳理了百中国的易卜生研究,结合国外易卜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易卜生研究的特色与不足,曾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在或者即将成为热点的研究话题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本位 回归原典——以《梵语文学史》为例看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 第7期37卷 21-25页
作者:黄蓉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60 
《梵语文学史》是中国梵语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还具有不可低估的开创意义,是中国印度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重评《梵语文学史》,探索金克木先生印度文学研究路径,学习注重文学本位,注重原典,不作空论和主观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八十外国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 第1期 70-75页
作者:温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 
通过人道主义和现代派文学两次论争,八十外国文学研究开始建构不同于"十七"传统的外国文学新秩序,在这一新秩序中,经典认定、研究重点、研究角度与评价标准都从阶级革命话语为纲转向了对西方话语的承认、肯定甚至膜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