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阶段性成果"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口传神话研究应关注的几个维度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2019年 第4期34卷 142-147页
作者: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口耳相传是神话最基本的特征。以往神话研究中存在重文献轻口传的现象,事实上,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文化遗产的口传神话具有特定的内涵、形态与功能。从时间维度中看,口传神话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从传承空间维度看,口传神话具有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资源的创造转化实践——以壮族为例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2020年 第10期35卷 155-160页
作者:李斯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云南昆明65003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口头传统是中国乡村中的重要文化资源。在当前全面决胜小康的形势下,各民族优秀的口头传统可被创造地转化为多产业中的有效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口头传统的集体、口传、地域、变异及稳定等特征使其具有资源转化的必要、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两创”实践与乡村振兴——以广西为例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2021年 第7期36卷 57-63页
作者:李斯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已取得一定成效,立法日益完善,传承人的地位日益提高,对非遗空间的保护意识也逐步深入人心,相关研究亦逐步增强。这都使少数民族非遗的当代传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壮族造物神话与艺术审美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 第3期33卷 33-39页
作者:李斯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壮族人民的造物神话叙述了世间万物的由来。这类叙述常与神祇信仰有关,涉及民间宗教仪式,促进了相关艺术表达的繁荣。在壮族历代的岩画绘制、铜鼓制造、民歌对唱、戏剧编排等各类涉及艺术创作的行为活动中,都不难看到造物神话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