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作为境界论美学关键词的“感兴”
收藏 引用
《贵州大报(艺术版)》2022年 第6期36卷 10-16,F0002页
作者:汤凌云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作为境界论美学关键词的“感兴”,它既指向超越世俗化生存状态的人生境界,又是兴发自然、情景适会的艺术境界,这两重境界彼此关联,交相辉映。在文化全球化和科纵深化发展的时代,探讨作为境界论美学关键词的“感兴”,有助于深化对中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涵·旨趣·精神:“墨戏”的美学特质
收藏 引用
《贵州大报(艺术版)》2022年 第6期36卷 17-26页
作者:刘桂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北京100029 
“墨戏”是中国艺术美学的重要概念,其生成有赖于艺术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艺术创作本质的觉解和艺术媒材的发展。“墨戏”一方面得益于创作实践,如王维、王默、苏轼、文同、米氏父子等人的艺术实践,一方面是唐宋时期诸多的书画评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书画仿古模式
收藏 引用
《贵州大报(艺术版)》2022年 第6期36卷 33-41页
作者:蒋志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明代书画仿古模式作为一种依据历代书画经典创造新经典的创新手法,以确立文人书画历代已有经典为基础,通过集成、补充、修正文人书画经典中的笔墨语言、语法,发古人已发之言(创新性模拟)、发古人未发之言(模拟性创新),以此创造新经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文中“叙事传统”的流变
收藏 引用
《贵州大报(艺术版)》2022年 第6期36卷 27-32页
作者:陈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241 
中国文有着悠久的叙事传统,这一传统由系列叙事作品和对叙事的理论陈述共同组成。就发展时期而言,先秦两汉时期是叙事传统的发生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是叙事传统的发展与成熟期,明清时期则是叙事传统在古典文中的全盛和总结时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法无定法”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22年 第4期 94-103页
作者:汤凌云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法无定法”是一个关于艺术创造的美学命题。它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儒家的变易哲、道家的自然无为和怀疑精神、佛教禅宗的般若空观。儒释道思想融合促使这一美学命题生成与发展。“法无定法”有三层理论内涵:破除成规的创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与幻的悖论:“视错觉”论析
收藏 引用
《外国美学2022年 第2期 158-176页
作者:曹晖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视错觉是视觉认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眼睛在关注客观对象时产生的一种视觉偏差。这种视觉偏差一方面在构建视觉空间、达成视觉平衡和产生透视美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内在的真与幻、感官与智性、肉体与精神、现象与本质之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直觉——认识活动、审美知觉与情感本能
收藏 引用
《外国美学2023年 第1期 274-291页
作者:朱俐俐武汉大学文学院 
直觉是西方美学艺术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对直觉的研究既要关注其涵义在哲美学领域的流变,也须关注它在文艺创作与批评实践中的作用。中世纪哲-神中的直觉是关于上帝的知识或对上帝的认识途径。近代哲美学中的直觉除了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性美学:从庄子到郭象的观念史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美学研究2022年 第1期 35-49页
作者:朱海坤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 
适性美学是一种从道家文化中衍生出的美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心性论美学的独特形态之一。适性观念源于《庄子》,在魏晋之际得到了早期玄家的深化拓展,并由郭象创构为一套成熟且完整的话语系统。人性论与庄子本人的逍遥观、齐物论和天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满城的中国古典舞“身韵”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 第4期35卷 88-96页
作者:金浩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100029 
“身韵”作为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中国古典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舞蹈形式。唐满城(1932—2004年)作为当代艺术大家,是中国古典舞的创建者之一。他为建立中国民族舞蹈艺术体系不懈追寻,尤其是他对“身韵”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活态性”到“活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意义探源与实践分析
收藏 引用
《新疆社会科2023年 第5期 148-154,176页
作者:黄仲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北京10010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一种活态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概念经历了一个语境化的过程,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态”、“静态”等概念的对应中形成自身的独特内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活态化保护与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