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研究”"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社交媒体“Feed广告”与网络受众的四重商品化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 第6期37卷 106-109页
作者:吴鼎铭 石义彬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交媒体"Feed广告"代表着未来广告的发展方向。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重新解读社交媒体"Feed广告",从网络受众的角度,提出社交媒体的"Feed广告"实现了对受众的个人信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媒介融合营销与网民参与行为的三重劳动化——以2015年天猫“双十一狂欢夜”电视晚会为例
收藏 引用
《新闻界》2016年 第14期 54-58页
作者:吴鼎铭 林颖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天猫2015双十一狂欢夜"广告营销晚会成功实现电视、互联网与手机等不同媒介的融合,并将好奇、游戏、娱乐、消费等激发网民参与的重要元素整合在一起,开创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型的广告营销模式。但值得反思的是,这种广告营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媒介呈现——以“妈祖之光”大型电视晚会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 第2期 111-113页
作者:连水兴 郑登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妈祖信俗是海峡两岸文化"同源性"的重要体现,也为当前海峡两岸传媒业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契机。"妈祖之光"作为海峡两岸共同合作推出的大型电视晚会,在民间文化的表达、传递与接受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呈现。本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常生活的时空叙事与身份认同建构——以《舌尖上的中国II》、《海峡名录》为例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2014年 第11期 70-72页
作者:林颖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看来,宏大叙事是"科学知识合法化"的一种话语策略,表现为完整的、全面的、一贯而终的抽象概念,旨在建构某种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或普遍共识。比如在传统的港澳台传播中,主流话语经常采用"两岸一家亲"、"一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媒体传播的“空间”想象与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年 第1期 44-46,66页
作者:连水兴 郑登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当代中国众多的省级卫视,在寻求地方化生存的同时,也在寻求自身的媒介资源与市场空间。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来看,这是一种追求媒介的地方性、现代性与全球性的过程。本文以东南卫视作为个案,探讨省级卫视在地理空间维度的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劳动的传播:网络视频众包生产与传播的实证研究——以“PPS爱频道”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 第3期40卷 56-62页
作者:吴鼎铭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网络视频的众包生产与传播模式成功吸纳了大量网民加入其中,并将他们的休闲时间、社交关系、知识、创意、幽默和情感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数字资本,从而赚取网民的数字劳动剩余价值,在此过程中,网民被转化为推动资本增值的数字劳工。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大众漆器的道具身份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9年 第12期 119-121页
作者:张培枫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在非遗和文创的背景下,我国漆器主要作为文化符号被消费。文章针对大众漆器最主要的线上销售平台淘宝,进行商品名的分词和共词分析,由此可知数量最大的漆盒是婚庆道具,不同地区的物化程度不同,数量其次的漆屏风为外事活动礼物。所有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特点与启示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研究2017年 第3期 198-209页
作者:黄育聪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早,在观光旅游、工艺产品、节庆活动等产业上颇具亮点。它具有如当局的支持与重视,传统与国际的结合,提倡'永续'和部落营造,市场化资本运作等特点,能较成功地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转换。台湾少数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