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联合资助"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扇三角洲前缘薄互层叠置砂体的敏感属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 第4期50卷 714-722,6页
作者:彭达 尹成 朱永才 赵虎 鲍祥生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扬州225009 
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及砂体速度之间的敏感性关系一直是地球物理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HJ地区戴南组扇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地质特征,本文设计了5个薄互层叠置砂体模型:4个不同位置处局部砂体速度变化模型及1个局部砂体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亮点”型含气储层与薄层调谐的识别
收藏 引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 第4期50卷 678-683,705页
作者:刘伟 曹思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能否成功识别"亮点"型含气储层与薄层调谐关系到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成败。地层的薄层调谐常常会导致叠加剖面上出现假"亮点",假"亮点"与含气储层亮点有本质的区别。根据实际储层的岩石物理参数,设计了楔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起伏湿气集输管线工艺计算方法优选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工业》2013年 第8期33卷 114-118页
作者:李玉浩 曹学文 梁法春 张俊 赵文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多起伏低持液率天然气集输管线的工艺计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已有的多种计算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为此,需要筛选出适用的计算方法准确预测多起伏湿气集输管线的积液和压降,为管线的高效运行和清管方案制订等提供依据。在考虑了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纵波与转换波的横向分辨率比较
收藏 引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 第6期48卷 882-889,1016+848页
作者:杨德义 王政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中,纵波(PP波)与转换波(PS波)的横向分辨率高低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本文就煤田多分量地震勘探中PP波与PS波的横向分辨率与转换点位置、纵横波速度比、炮检距、界面深度以及品质因子等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致密砂岩凝析气藏微观结构及渗流特征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 第7期25卷 1077-1084页
作者:田巍 朱维耀 朱华银 邓佳 安来志 杜珊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065007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 
为了搞清吐哈油田凝析气藏致密岩心的储层特征和两相渗流规律,基于恒速压汞原理研究了微观结构特征,并利用稳压安全阀设计出一套稳态法相渗实验流程开展真实油气相渗曲线研究。研究表明:孔隙半径分布因渗透率不同而差别较大;平均喉道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TTI介质的P波剩余时差裂缝检测技术正演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石油物探》2013年 第4期52卷 347-353,331页
作者:梁志强 王世星 郝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03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的高角度裂缝的检测问题,开展了基于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TI介质)的P波剩余时差裂缝检测技术研究。回顾了TTI介质及其方位NMO剩余时差的基础理论,计算了三维TTI介质中P波的相速度;开发了一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变形差异演化数值模拟分析
收藏 引用
《地质学报》2020年 第6期94卷 1740-1751页
作者:徐雯峤 汪伟 尹宏伟 贾东 李长圣 杨庚兄 李刚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塔里木油田公司资源勘察处新疆库尔勒841000 
库车坳陷东、西段盐下构造在北部构造带以南出现明显的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在西段的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发育由一系列逆冲断裂组成的叠瓦构造,而在东段的东秋构造带盐下发育一个大型的断背斜构造。本文基于地震资料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韩城矿区煤层气中低产井治理技术与方法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 第3期25卷 435-443页
作者:邵先杰 董新秀 汤达祯 武泽 李士才 孙玉波 胥昊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韩城矿区的特点是煤层层数多,储量大,但断层发育,单层厚度薄,孔隙度和渗透率低。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排水时间长,产量波动大,中低产井比例高的特点。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中国煤层气开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地质和工程2个方面分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莱州湾凹陷河流沉积地貌形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 第4期48卷 604-611,676+503-504页
作者:王治国 尹成 吴明生 张良庆 雷小兰西安交通大学波动与信息研究所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049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610500 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 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地质研究所西安7102002 
渤海莱州湾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为其地震地貌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通过对该区明化镇组下段的地震地貌学迭代研究,不但能在地震切片上识别出河流沉积单元形态,还可预测其储层物性分布。共识别出四个期次河道形态,测量了75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页岩气井间干扰分析及井距优化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年 第7期32卷 931-940页
作者:陈京元 位云生 王军磊 于伟 齐亚东 吴建发 罗万静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四川成都61005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石油地质工程系奥斯汀787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页岩气井距设计与优化是评价页岩气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在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类比法、数值模拟、经济评价方法论证,形成了从井间干扰模拟、动态数据诊断到多井生产模拟、井距优化的完整工作流程:①通过建立压力探测边界传播模型,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