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由于我国高校食堂建筑进深较大,存在明显采光不足且均匀度较差等问题。而随着食堂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功能已由单一的就餐转变为集聚会、娱乐、自习等多功能于一体。多功能复合的转变导致建筑使用模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使用时间延长使得建筑照明能耗和空调系统能耗明显增加。本文即针对高校食堂建筑采光及能耗增加的问题,基于标准模型以及标准模拟方法,分别对建筑立面窗墙面积比、天窗面积以及照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到各优化设计相应的量化节能率以指导高校食堂建筑光环境节能优化设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摘要:入口-过渡空间作为入口侵入风在室内传导的必经空间,其空间形态会影响建筑内部人员活动区的温度分布,并从空间温度场均匀度和温度的数值两个角度影响人员热舒适。通过大样本信息收集对寒冷地区大型商场的典型模型和关键影响参量进行提取,并通过CFD仿真计算,探究不同入口-过渡空间形态的大型商场室内热环境温度分布差异。提出了基于空间抗侵入风能力、步行街热舒适和综合空间性能评分的评价指标Tr、Cr和S,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现有"入口-过渡空间"形式仍有较大的优化潜力值得挖掘;在大部分情况下,"过渡空间宽度"、"入口与主导风向夹角"和"过渡空间轴线形状"是影响程度最大的3个参量;相较于单个参量的因子权重,空间参量组合产生的耦合作用也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条件下的优势空间形式和劣势空间形式,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模拟样本,建立了空间性能预测模型,为建筑师空间设计提供建筑性能辅助决策工具。
摘要:通过对我国集装箱建筑的设计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集装箱建筑特殊性的阐释,针对集装箱这一新兴建筑类型,研究并提出其建筑性能优化设计策略;并将该设计策略应用到天津大学阅读体验舱的建筑设计中,通过设计前后的数据实测以及软件模拟来验证性能优化设计的结果,得到集装箱建筑适宜的性能优化设计策略,促进集装箱建筑的发展并走向成熟。
摘要:近十年来,国内出现了现代化会展中心的建设高潮。体量巨大的会展建筑普遍能耗较高。通过选取寒冷地区会展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使用特点及能耗特点,并将展厅空间界面的设计手法进行分类及数据整理,在此基础上设置对照组,对展厅不同空间界面形式的能耗进行模拟研究,比较其能耗数值,探求其内在的影响机理,为寒冷地区会展建筑的设计实践提供客观依据。
摘要:选取寒冷地区中小型高铁站,采用问卷调查与物理测试结合的方法,研究寒冷地区高铁站候车厅中旅客的热舒适度,得出旅客的中性温度与舒适温度阈值,并进而代入能耗模拟,探究热舒适与建筑能耗耦合作用下的高铁站房夏季节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夏季高铁站候车厅,旅客中性温度为25.92℃,热舒适区间为22.03~28.43℃。通过中性温度及热舒适区间设置优化,其能降低约5%~11%的制冷能耗;而舒适区间范围内的能耗波动幅度为92 107 k W·h,约占制冷能耗的24.32%,节能效果可观。
摘要:学校体育建筑在空间特征上与普通体育建筑相似,以比赛厅这一高大空间为主要使用空间,然而也具有较特殊的使用特征。以寒冷地区学校体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其空间特点、使用方式和能耗特征出发,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探讨寒冷地区学校体育建筑比赛厅空间、环境舒适度和能耗的相互关系,并对空间、环境舒适度和能耗的影响机理进行归纳,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模拟不同空间要素对比赛厅空间能耗的影响情况。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商场不再是单纯的售卖空间,而是居民集会、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传统中庭已难以满足复合化的功能需求,取而代之的组合式中庭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大型商场。由于空间多变,其温度的分布也较复杂,针对这一新兴空间类型的被动式设计研究也较少。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商场中庭空间的组合方式进行了归纳,并利用Airpak软件来模拟研究核心式中庭的不同组合方式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摘要:为辅助建筑师进行建筑照明改造,建立了室内照明灯具布置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从免疫学角度出发,模拟了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加入精英保留等策略,设计了新的人工免疫算法。通过实例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算法给出的灯具布置方案较好地满足了改造后工作面各点的照度需求且取得了较好的照明效果,证明了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针对办公室光环境设计与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价实验,研究了照度、相关色温、照度均匀度对照明舒适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能够满足光环境舒适度的照明节能设计建议。同时根据得到照明指标对舒适度的影响量化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办公室光环境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办公室照明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光环境评价提供工具。
摘要:目前,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室内建筑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相同的热环境中,不同的室内光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热感觉。该实验在天津大学可变建筑空间综合实验舱进行,在自然通风状态下,通过环境参数测量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实验1的平均温度是28. 14℃,在400 lx照度下研究冷、中、暖三种色温对被试者热感觉的影响;实验2的平均温度是18. 2℃,分别在272 lx、365 lx、510 lx和760 lx四种照度下研究冷、中、暖三种色温对被试者热感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照度和色温均对被试者的实际平均热感觉投票(TSV)有明显影响。照度越高被试者感觉越冷,色温越高被试者感觉越冷,且照度比色温对热感觉的影响更显著。该实验为研究不同建筑照明工况对室内人员热感觉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