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宜居城乡地方性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八景的景观多维感知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4年 第7期31卷 12-19页
作者:刘滨谊 冯晶磊 马淑菡 罗范颖 徐臻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澳门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澳门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目的】以景观多维感知为研究背景,聚焦中国八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八景多维感知组成的主观元素、客观元素,以及主客观八景之间的互动机制。【方法】继承中国传统八景思想,在分析古今八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八景的主观、客观、主客观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俗仪式缓解乡村空心化的作用机制:福建漳州芹坂村的案例研究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4年 第12期31卷 27-32页
作者:苏婉仪 汪芳 黄羽滋 薛鹏程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北京大学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目的】城乡要素快速流动的背景下,缓解乡村因人口流失所产生的空心化趋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式访谈,梳理、总结了福建省漳州市芹坂村民俗仪式传承对缓解乡村空心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基于适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3年 第1期39卷 6-13页
作者:刘滨谊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 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 
围绕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阐述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生态文明“生态化”“集和化”“体系化”的三大趋势意义,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命题。以史为鉴,阐述中国风景园林始终以人类为本、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流数据的珠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问题》2024年 第3期 34-45页
作者:吴冠秋 党安荣 马琦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群间的要素流动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选择区域协同的核心资源——人流与资金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间精度的跨城通勤数据与跨城企业投资数据构建基于流数据的城市群协同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适应中乡村地方性景观的分化重构与机制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3年 第4期39卷 14-19页
作者:汪芳 章佳茵 卞辰龙 王舜奕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乡村地方性景观在复杂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呈现着动态的生态适应与分化重构,揭示其重构机制是乡村多元特色保护和宜居化发展的基础。以受生态约束的兰考县典型乡村为例,梳理了生态适应视角下,兰考乡村地方性景观在县域集中生态治理与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理论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2年 第9期38卷 6-14页
作者:刘滨谊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邢琨 张琳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中国澳门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243002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居环境风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复兴政策下的伯明翰的建筑与城市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名城》2022年 第3期36卷 22-32页
作者:张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英国城市复兴运动诞生于20世纪末,它以伦敦为中心,对全英城市影响都很广。其中伯明翰旧城中心区的再开发是规模比较大、效果比较好的例子。概要介绍了英国城市复兴运动的背景、内容和伯明翰城市的基本情况。详实展示了伯明翰中心区的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遗产保护与展示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北京第二热电厂及天宁寺塔地区改造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名城》2023年 第5期37卷 26-33页
作者:张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第二热电厂是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它曾经承担过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长安街沿线等重要设施及居民片区的供热任务,紧邻该电厂还有天宁寺塔等著名历史古迹,因此该地区的更新改造将对北京乃至全国都有示范意义。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南水乡聚落水体面积对公共空间热舒适感受的影响测度--以同里古镇为例
收藏 引用
《古建园林技术》2024年 第1期 68-74页
作者:马椿栋 王雨晨 张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华谊地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为分析传统水乡聚落中水体形态对公共空间小气候感受的影响,将情景分析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重点讨论水体面积变化对热舒适感受的改善作用。以同里古镇的滨水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前提,相对现状100%水面的基础上,重构无水面、50%水面的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