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775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茚并异喹啉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年 第6期44卷 589-595页
作者:张圣淼 孙昊鹏 贾剑敏 徐晓莉 尤启冬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物设计与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9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 
茚并异喹啉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可以克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 I,Top1)抑制剂的缺陷,获得活性更加稳定、毒性更小的抗肿瘤化合物。近来发现茚并异喹啉类化合物还具有Top1和酪氨酸-DNA磷酸二酯酶(tyr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沉默CC型趋化因子受体5对人乳腺癌细胞黏附及迁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3年 第4期44卷 362-367页
作者:林森森 王从品 万淑颍 孙立 袁胜涛 张陆勇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筛选中心南京210009 南京同仁医院药剂科南京211100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药效学研究与评价服务中心南京210009 
构建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沉默CCR5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多种人乳腺癌细胞中检测CCR5的基因表达,选择CCR5表达较高的MDA-MB-231细胞做为基因沉默的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人CCR5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沙格雷酯浓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2021年 第3期56卷 225-231页
作者:刘帅兵 杜玥 魏静瑶 李泽运 张晓坚 田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郑州450052 
目的建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测定人血浆中沙格雷酯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盐酸沙格雷酯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采用C_(18)色谱柱,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离子源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乙二醇磷脂包裹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防止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9年 第7期54卷 1303-1311页
作者:李佳琪 秦璐 郑煌亮 李晓然 MICHAEL Moehwald 陈霖 张予阳 毛世瑞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德国拜耳公司化学与药物研发部德国D-42117 德国拜耳公司化学与药物研发部北京100020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LGA)微球体系在肺部缓控释递药系统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肺巨噬细胞的吞噬清除极大地限制了药物在肺深部的长期滞留。为规避肺巨噬细胞清除作用,本文设计了一种经聚乙二醇-二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渗透泵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4年 第6期45卷 726-730页
作者:马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渗透泵给药系统可以实现药物的恒速释放,同时药物释放不受胃肠道p H及胃肠道蠕动的影响,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此外,渗透泵制剂可以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并降低血药浓度波动,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渗透泵制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酶学-细胞水平的IDO1抑制剂筛选模型建立与优化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9年 第10期54卷 1868-1874页
作者:来芳芳 薛妮娜 季鸣 杜婷婷 李凌 盛莉 陈晓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非临床药物代谢及PK/PD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以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蛋白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1, IDO1)为靶点,提出并设计构建了基于酶学-细胞水平的IDO1抑制剂筛选模型并进行了体内验证。首先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纯化重组人IDO1蛋白并建立简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学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年 第11期39卷 1404-1411页
作者:范好群 李力浙江医院药剂科杭州310013 
目的设计并合成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并考察探针对ACh E的成像检测性能。方法经酯化、取代等多步有机反应合成探针,并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确认结构。考察探针与ACh E发生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噁二唑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收藏 引用
《药学学报》2016年 第6期51卷 954-960页
作者:严定安 张蕾 田金英 叶菲 肖志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重要靶标。本文基于已上市的非嘌呤类XO抑制剂非布索坦(febuxostat)和托匹司他(topiroxostat),采用分子拼接和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14个噁二唑类化合物并评价了它们对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胃内滞留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 第5期42卷 418-422页
作者:吕秀玲 吴琼珠 柯学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南京210009 
以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为模型药物制备胃内滞留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漂浮性能和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进行处方优化,确定最佳处方。最佳处方为每片含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75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丁特罗贴剂的设计及分子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年 第8期39卷 1013-1018页
作者:刘超 王雪 潘莉 程卯生 方亮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沈阳110016 
目的采用离子对与促透剂联合应用的促透策略,设计一种经皮透过性良好的川丁特罗贴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首先采用有机溶媒挥散法制备川丁特罗经皮吸收贴剂,以Wistar大鼠皮肤为模型,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在体外经皮透过试验中考察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