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文介绍了ISO 37156:2020的研制背景、历程,通过研究国际标准编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创新工作方法,聚焦于数据交换及分享领域,厘清智慧城市数据交换的关键要素,总结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指南国际标准对我国智慧城市数据交换要素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全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共享提供借鉴参考。
摘要:为研究人体微环境特征,再现人体吸入暴露过程并获得飞沫或飞沫核在呼吸道内的实际暴露水平,设计了一种新型呼吸暖体假人,首次实现呼吸暖体假人与呼吸道模型的结合。假人外形与平均人体相似,通过调节假人加热系统功率,模拟人体不同活动水平下的代谢散热;体内嵌有包含口咽模型和Weibel 0〜4级模型组成的“理想呼吸道”,还原吸入气流在呼吸系统内的流动特性,有效测量飞沫核在人体呼吸道的实际暴露剂量;设计研发了呼吸模拟装置,可输出接近真实人体呼吸特性的正弦曲线,通过调节参数来模拟人体不同活动状态下的呼吸特征。对假人表面温度和传热系数进行了实验测量。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假人可模拟多种活动状态下的人体代谢水平及呼吸特征,复现人体热羽流和呼吸气流共同作用下的人体微环境,可代替真人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摘要:为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重金属铅(Pb)、镉(Cd)复合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和蔬菜重金属累积的调控效应,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对水分条件有较强适应性的水芹和蕹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分调控模拟水旱栽培模式,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旱作和水作两种栽培模式下配施不同用量土壤调理剂(生物炭和果胶)对蔬菜重金属Pb、Cd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差异。9个不同处理下的极差分析结果显示,使蔬菜地上部Cd含量最低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水芹+水作+1%生物炭+0.5%果胶,而使蔬菜地上部Pb含量最低的最优处理组合为蕹菜+旱作+2%生物炭+0.5%果胶。在安全利用类农田土壤中,生物炭、果胶作为土壤调理剂对蔬菜的重金属吸收累积过程可起到有效的调控作用,但蔬菜对重金属的累积存在较大差异,应结合适宜的蔬菜品种和栽培模式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在实现蔬菜安全生产的同时提升耕地土壤的安全有效利用率。
摘要:简述了非API石油专用管产品现状,分析比对了常规API石油专用管标准体系,通过采用需求导向构建方法、PDCA循环方法,对非API石油专用管产品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标准化需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涵盖设计与选材、产品制造、检测与检验、使用维护、失效与完整性管理的非API石油专用管全寿命周期标准体系,针对行业热点,对非API石油专用管标准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摘要:综述了我国油井管国产化技术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油井管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油井管大量进口、产品质量性能低、油井管质量基础设施(包括石油专用螺纹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不健全,难以满足石油勘探开发需求等瓶颈和技术难题,石油工业和冶金工业历时30余年联合攻关,创立了“石油管工程”新学科,建立了油井管国产化理论技术体系;开发了超纯净钢冶炼、三辊高精度高效连轧、高均匀性热处理、特殊材料新钢种设计、成分—组织—性能—工艺综合调控、特殊螺纹连接设计与加工等成套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开发了10大类60余种高端油井管新产品,年产量达到500万t,基本实现了油井管的全面国产化与工业化应用并大量出口;构建了我国石油专用螺纹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油井管质量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了油井管的国产化和大批量工业化应用。使我国油井管生产制造及配套技术实现了重大跨越,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显著社会效益。面对我国油气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特别是超深、非常规、海洋油气开发、煤炭地下气化、页岩油原位转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等复杂力学—化学工况条件,以及确保油气井长期安全可靠与经济生产需求,应持续创新,实现我国油井管关键核心技术自立自强,支撑保障油气工业健康发展,引领油气工业和相关产业技术进步。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GNSS模拟器的车辆行驶记录仪检测装置校准方法。该方法对车辆行驶记录仪检测装置的定位偏差,测速偏差、里程误差和时间间隔误差进行了测试、分析,并设计实验验证了校准方法的合理性。
摘要:调研线上办公家具企业网站、电商平台等办公椅头枕的功能尺寸及材质,归纳总结当前办公椅头枕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市场调研法,调研10家办公家具企业,共计98份头枕样品,并对这些办公椅产品的头枕工效学参数包括头枕的长度和高度尺寸、高度调节功能、旋转功能和深度调节功能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在功能尺寸方面,详情页中标明头枕功能尺寸的产品和忽视调节功能的产品占样本总数的较大比例。在材质方面,透气网布是目前办公椅头枕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其次是普通网棉和PU皮质面料。分析得出企业店铺缺乏对头枕的尺寸说明及相关功能调节的详细描述,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头枕工效学设计要素,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摘要:目的建立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肺炎克雷伯菌(Kp)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本研究参考Pm kmt1基因、Sa nuc基因和Kp kh1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温度梯度PCR法确定最适退火温度(Tm),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优化引物浓度,构建kmt1、nuc和kh1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Pm、pMD-Sa和pMD-Kp,确定最小检测量;以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9种病原体核酸样本确定多重PCR法的特异性;通过批间和批内实验验证其重复性;经检测疑似感染的临床样本与已报道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最适退火温度为54.5℃;扩增kmt1和nuc基因的引物最适浓度均为1μL(10μmol/L),扩增kh1基因的引物最适浓度为0.5μL(10μmol/L);pMD-Pm最低检测限为20.6 copies/μL,pMDSa最低检测限为18.2 copies/μL,pMD-Kp最低检测限为23.2 copies/μL,表明其灵敏性高;该方法仅对Pm、Sa和Kp有特异性扩增条带,对其他病原体均无扩增条带,表明特异性较强;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一致,表明重复性较好;经临床样本检测Pm、Sa和Kp单独的阳性率分别为62.92%、25.84%和49.43%,与已报道的检测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检测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PCR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台风浪传播过程,提升风暴潮防御能力。[方法]提出了基于中心节点优化算法的叠加风场优化方法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浪潮耦合模型,以华南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为例,模拟其台风场及波浪场。[结果]将模拟值与珠江河口浮标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风速、风向、有效波高等关键参数的误差总体较小。这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台风过程中台风浪的传播过程,同时计算发现台风“山竹”过菲律宾后有效波高增大,至16日凌晨达到较大值(约14.0 m),之后传播至珠江河口及外部海域,受台风强度减弱、岛群遮蔽和水深减小的影响有效波高降低。[结论]本研究提出的中心节点优化算法可有效降低叠加风场过渡区风场误差,相较于单纯风浪模型,浪潮耦合模型波浪模拟精度提高了约15%。超强台风“山竹”右半圆波高明显大于左半圆波高,符合台风“危险半圆”规律,故位于“山竹”右半圆的香港地区的波高(约4.5 m)大于与台风路径更近的澳门地区的波高(约3.6 m)、珠海及台山一带的波高(约2.3 m)。本研究相关成果可为华南沿海风暴潮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珠江口近岸波浪环境受台风影响显著。研究基于珠江口澳门水域浮标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2022年11场台风影响期间波浪特征参数(波高、波向、波浪周期等)及其相关关系,探究了台风对珠江口近岸波浪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波高与有效波高、十分之一大波与有效波高、有效周期与有效波高之间均具有较高相关性,并拟合得到了经验公式。本海域台风影响期间主波向为SSE、出现频率为37.92%,次波向为S,出现频率为26.11%,对于有效波高大于3 m、最大波高大于4 m的极端波浪,频率分别为0.65%、1.95%,波向主要分布在ENE—SSW。对于平均周期大于6 s的长周期波浪,波向主要分布在ESE—S,出现频率为12.86%。波浪参数关系及特性分析结果可为珠江口海堤、防波堤等海岸防护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