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设计并研制了通气超空化航行体水洞试验模型,给出了航行体空化器、航行主体、控制舵的设计原理与方案。利用该模型在西北工业大学水洞实验室实现了航行体超空化状态的形成原理与过程、航行体超空化状态下力的平衡原理、航行控制原理与实现方法等演示验证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设计原理与方案是正确的,模型的研制是成功的。
摘要:根据客户订单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产品族可变型结构的产品配置模型。依据产品可配置性,给出了基本配置单元、几何可变型配置单元和结构可变型配置单元3种配置单元,建立了配置模型的知识表达方法,分析了结构变型配置单元间的约束关系、配置规则表达及其求解匹配过程,并建立了约束规则和变量条件的配置设计深度优先求解算法,利用质量功能配置建立了客户需求、产品技术指标与配置单元功能模块之间的映射矩阵。最后,通过轿车配置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摘要:波导同轴转换连接器是微波、毫米波通信和测试中非常重要的器件.基于PBG(Photonic Band-Gap)和阶梯阻抗变换结构在导波系统中对电磁波传播性能的影响,探讨和研究了将这2种周期性结构应用在8 mm波导同轴转换连接器的设计中的情况,通过在同轴腔内导体介质支撑垫中布置二维PBG结构抑制同轴部分横向溢散的电磁波,通过在波导腔体内增加阶梯阻抗结构,改善阻抗变换效率,提高波导同轴转换器件的传输性能.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这种PBG/阶梯阻抗变换结构在毫米波波段同轴波导转换设计应用中的有效性,改善了系统的性能及稳定性,在不增加通常的调谐器件情况下,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有效降低了驻波比.
摘要:由于潜艇运动具有严重非线性、强耦合和参数时变性,将模糊控制与滑模控制相结合,以潜艇空间运动为控制对象,设计出了潜艇空间机动多变量滑模模糊控制系统,并且利用模糊系统来逼近滑模控制的非线性切换函数,有效地抑制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稳定,鲁棒性强,对潜艇航行时所受到的各种干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采用了多变量空间运动控制,与传统的航向与深度的分开控制相比,提高了对潜艇运动控制的效率和品质.
摘要:从分析沉底小目标探测对声呐信号设计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模糊函数分析,完成了对探测沉底小目标的声呐信号形式的选择,认为较合适的信号形式是多频伪随机相位编码信号.在此基础上,从距离分辨力、测距精度、抗混响性能以及抗多途起伏等方面对该信号的探测性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产生多频伪随机相位编码信号的工程实现方法.
摘要:根据时-空守恒元算法得到的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分布结果,针对燃气流场分布进行了重建模型假设,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谱线吸收光谱技术的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燃气参数测试方法,并对重建模型偏差及计算方法误差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80mm口径无阀式气液两相连续脉冲爆轰发动机设计搭建了爆轰燃气管外流场测试系统,通过10kHz高频扫描四条H2O吸收谱线采用直接吸收法结合时分复用技术同时对爆轰燃气流场进行扫描测试,实现了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的在线监测,并通过多点同时测试首次对管外流场燃气温度分布进行了重建,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拓展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爆轰领域全方面诊断提供了实验支撑,对推进爆轰机理研究、爆轰噪声影响因素及噪声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与传统的存储服务器相比,附网存储体系具有诸多的优点.它实现了数据在存储设备到客户机之间的直接传输,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是目前新型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文中分析了基于附网存储的数据传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实现的设计模型.同时,我们对两种不同的存储方案造成的性能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附网存储系统能够有效地减轻服务器的负载,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如磁盘中缓存、磁盘处理器性能等.
摘要:针对光谱重构领域中光谱数据量较大与重构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谱可调谐的光谱重构方法。在此之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均是在数百条膜系的基础上进行,并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该方法利用10条膜系针对不同的单色光源进行实验并进行光谱重构。光谱重构数学模型可以用线性方程组AX=B表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误差源的干扰,如膜系加工与设计间的误差、探测器量子效率拟合误差、杂散光干扰误差以及灰度值选取的误差等。这些误差源造成了线性方程组变为病态方程,造成了目标光谱信息解算的不准确。在解算目标光谱信息的过程中,首先在400~900 nm波长范围内利用凸优化算法解出含有误差的目标光谱信息的初始值,并进行初次拟合,得出含有误差的光谱曲线。然后利用已知的光谱曲线信息判断目标光谱的有效波长范围,对目标光谱范围进行伸缩,在此范围内进行二次局部解算,得出局部波长内的光谱信息,然后对局部光谱信息进行局部拟合,结合初次拟合结果,得出新的目标光谱拟合曲线,进一步提高了光谱重构精度,以此类推,得出精度较高的目标光谱曲线。针对重构精度的评价指标不仅采用了国内外广泛使用的ARE,MSE与RQE,还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光谱重构精度的指标,即计算目标有效波长范围内每隔10 nm的MSE值,若每10 nm的MSE值小于0.1,则认为光谱重构精度达到了10 nm,该方法不仅有效避免了在求解出现严重偏离真实值的情况,还在凸优化解算过程中提供了约束条件,有利于提高重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MSE,ARE与RQE高精度的条件下,每隔10 nm的MSE最小值达到了0.0023。基于光谱可调谐光谱重构方法不仅达到了对目标光谱达到高精度重构的效果,而且实现了数据降维。此方法为光谱重构领域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工程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前的船舶耐撞研究主要集中于双层舷侧结构 ,并已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耐撞性设计。军用船舶一般为单壳舷侧结构 ,这方面的耐撞结构研究开展得很少。本文针对军船 ,在研究常规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充泡沫塑料薄壁方管的单壳舷侧耐撞结构—— FCT(Foam Cubie Tube)舷侧结构 ,它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 ,是一种理想的能量吸收单元。作者对某型护卫舰的常规舷侧结构形式进行 FCT耐撞设计 ,并对常规舷侧结构、IFP舷侧结构 (另一种新式耐撞结构 )及 FCT舷侧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经过比较研究 ,证明
摘要: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中,安装在列车上的无线通信设备STA(站点)随着列车的快速移动而频繁地与轨旁的AP(访问点)进行切换,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它们之间的拓扑结构成了网络管理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个难点,本文扩展STA中SNMP代理的trap发送机制,与不同的AP关联时,STA主动向管理站报告与AP的拓扑信息,同时管理站利用AdventNet SNMP提供的API接收该拓扑信息.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及时、准确地发现AP与STA之间的拓扑结构,对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有效管理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