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絲綢之路文化主題創意關鍵技術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吐蕃占领初期敦煌部落设置考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 第5期 101-107页
作者:陈继宏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 
公元786年吐蕃占领敦煌后便着手在当地设置部落。由于久经战患的敦煌户籍混乱无法直接改制,吐蕃遂采取"蕃名唐制"的权宜之计,在唐行政建制的基础上对世俗人口和宗教人口分而治之。对世俗人口,基本保留乡的建制,只在乡名后缀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诘像与吴道子画风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6年 第2期32卷 214-217,232页
作者:魏迎春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敦煌莫高窟第103窟是盛唐时期开凿的洞窟,壁画保存完整,艺术价值较高,尤其是东壁门南的维摩诘像,受到艺术史家的高度关注,认为具有吴道子画风。文章通过对该窟年代问题的探讨、维摩诘像与吴道子画风的比较,认为第103窟艺术风格可能早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蒙、元时期敦煌行政体系述论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 第1期 193-200页
作者:陈光文 郑炳林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在蒙古军攻占沙州、瓜州后,沙州隶属拔都大王,瓜州则被废弃。其后沙州又归属于察合台系诸王的势力范围。元代建立后设立甘肃行省,并在敦煌地区设立沙州路总管府和瓜州,对当地进行管辖。同时,元政府任命出伯家族对包括沙州、瓜州在内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5年西夏學研究論著目録
收藏 引用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6年 第1期 194-205页
作者:馬振穎蘭州大學 
2015年在西夏王陵申遺緊鑼密鼓進行的大背景下,西夏學研究迎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湧現出了大量論著。據筆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大陸地區出版西夏學專著20部,發表論文220餘篇。本文將分專著和論文兩部分目録對2015年的西夏學研究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年敦煌道教研究論著目録
收藏 引用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4年 第1期 384-411页
作者:劉泓文蘭州大學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與儒、佛二教共同構成了內涵豐富、衝突與融合并具的多元互動的中華文化系統。敦煌雖然一向以'佛教都市'著稱,但作爲'諸華之教'的道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本《六祖壇經》近百年研究述評
收藏 引用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5年 第1期 134-145页
作者:趙世金蘭州大學 
20世紀20年代日本學者矢吹慶輝發現英藏敦煌寫本S.5475《壇經》之後,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國内外學者對於敦煌本《壇經》的研究成果很多,甚至完全可以編纂一部敦煌本《壇經》研究概論,晚辈自忖學養未逮,撰此拙文,望衆家學者、前輩指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文獻中“神會禪籍”研究綜述
收藏 引用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5年 第1期 122-133页
作者:趙世金蘭州大學 
神會大師,是禪宗六祖慧能晚年的弟子之一,是菏澤宗的建立者,也是南宗迅速發展壯大的重要人物,是禪宗史上不可或缺的禪學大師。神會大師俗姓高,襄陽人。幼年之時即已精通五經,深明老莊,後因讀《漢書》,始知浮屠之説。於是無仕進之意,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佛道關係研究綜述
收藏 引用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4年 第1期 179-189页
作者:劉泓文蘭州大學 
中國歷史上的佛道關係是一個需要研究的永久課題,也是一個需要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的課題。就敦煌而言,作爲佛教這一外來文化進入中國的門户,往往被冠以'佛教都市'的美譽,人們卻在無意間忽視和掩蓋了敦煌有着源遠流長的道家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年敦煌占卜文獻研究綜述
收藏 引用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14年 第1期 149-178页
作者:劉泓文蘭州大學 
敦煌占卜文獻,是指保存於敦煌藏經洞的那些以吉凶預測爲主要內容的術數文獻,它是敦煌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深入認識中古時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社會史、民俗史等具有獨特的意義,是敦煌學的一個分支研究領域。但由於長期以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探险队与清末吐鲁番社会——以第二次、第三次考察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2016年 第16期 18-20页
作者:张重洲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近代以来,德国吐鲁番探险队一共在新疆地区进行了四次“科学考察”活动,其中曾三次到达吐鲁番地区,围绕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哈拉和卓墓地、吐峪沟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盗掘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文物。除此之外,探险队成员还与吐鲁番当地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