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多项式正射纠正模型的机载SAR影像区域网平差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 第6期33卷 569-572页
作者:黄国满 岳昔娟 赵争 范洪冬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市430079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市100039 
在SAR影像多项式正射纠正模型基础上,分别对平高点、平面点、高程点、加密点列出了误差方程,从而建立了基于多项式正射纠正模型的机载SAR影像区域网平差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软件。利用成都测区的机载SAR影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区间树索引的等高线提取算法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 第2期32卷 131-134页
作者:王涛 毋河海 刘纪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北太平路16号100039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重新设计了从高程格网中提取等高线过程中的遍历策略,以保证提取结果具有统一的方向;针对日益增长的高程格网数据量,提出了基于区间树索引来查找等高线起点的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政区划图自动着色的混合遗传算法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 第8期32卷 748-751页
作者:韩云 郭庆胜 章莉萍 孙艳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结合贪心算法的部搜索能力与遗传算法的全搜索能力,研究了政区图四色着色问题的混合遗传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混合遗传算法能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划图自动着色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测重力数据的选点优化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 第3期34卷 257-260页
作者:李斐 王殊伟 柯宝贵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43007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阜新市123000 
针对部(似)大地水准面的求解过程,将聚类分析方法用于重力观测数据的优化设计。根据重力场的变化特征,利用地形的双向坡度值作为分类属性,给出了实测重力数据可以较稀疏或必须稠密的判断依据。在一处丘陵地区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部分布的空间聚类算法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 第3期35卷 373-377页
作者:刘启亮 李光强 邓敏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410083 
设计了一种度量邻近域内空间实体部分布的新指标——中值角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实体部分布的空间聚类算法。该方法递归搜索空间实体集中所有部分布度量值相近且非离群的点,并将其聚为一类。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IS点状符号共享研究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 第10期36卷 1144-1148页
作者:陈泰生 闾国年 吴明光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市文苑路1号210046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239000 
分析了GIS的3种典型符号模型不利于构建地图符号与符号间难以共享的原因,引入了PB符号模型,提出了符号数据共享与符号渲染功能共享相结合的符号共享机制,设计了3类GIS点状符号与PB符号间的映射方法,实现GIS点状符号共享,并利用实验对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Ntrip协议的差分数据实时传输平台及定位研究
收藏 引用
测绘信息工程2009年 第1期34卷 7-9页
作者:刘科 聂桂根 范叹奇 张彩红 曾传俊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重庆市洋河路3号400020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研究院天津市中北路10号300142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分析了Ntrip协议,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实现差分数据实时传输平台涉及的数据通信流程、信息格式和串口通信等,结合CORS测试平台进行差分数据实时传输定位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数据挖掘软件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测绘信息工程2005年 第6期30卷 1-2页
作者:秦昆 王新洲 张鹏林 傅晓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 
提出了图像数据挖掘软件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试验框架,阐述了其设计与开发方法,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开发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