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建筑结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1991年 第3期7卷 52-58页
作者:杜修力 欧进萍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一、引言结构的地震破坏形式由于地震地面运动的随机性和结构性质的不确定性而里现出复杂多样。结构地震倒塌反应的计算机数值模拟、震害经济损失评估、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动力可靠性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软件
收藏 引用
《华北地震科学2007年 第2期25卷 42-45,19页
作者:武安绪 宋治平 林向东 张卫新 苏小非 张文娟 穆会泳 鲁亚军 李平安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北京100080 上海市地震局中国上海200062 
首先概述了数字地震波形分析的重要性及该领域一些主要波形分析软件的概况,然后介绍了笔者研制的《数字地震波形分析—WAVE Version 2004》软件;详细描述了该软件的设计目标、研制思路、系统特点、系统框架、操作界面、技术特点、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强震记录仪器响应失真校正的权函数方法──时域离散序列数值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之二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 第1期17卷 1-8页
作者:张晓志 谢礼立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简要评述了现有强震记录仪器响应失真校正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强震记录进行仪器响应失真校正的权函数方法,并推导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设计真实地震动为已知的算例,对加速度摆和速度摆强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波形地震预测辅助分析软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震2008年 第3期24卷 308-316页
作者:武安绪 宋治平 岳晓媛 林向东 王勤彩 张晓东 张永仙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28号100080 上海市地震局上海20006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自"九五"以来中国地震局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数字化波形数据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扇形井网体积压裂地质工程一体化参数优化方法
收藏 引用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年 第4期50卷 845-852页
作者:汤继周 王小华 杜现飞 马兵 张丰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西安710021 
根据扇形井网趾端和跟端井距差异性,结合位错理论、离散格子法和有限元流固耦合理论,建立考虑地质力学建模、诱导应力计算、水力压裂模拟以及压后产能评价的扇形井网体积压裂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同时提出针对扇形水平井常规产能区和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汶川M_(s)8.0地震隧道易损性及平均损失率分析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4年 第3期44卷 182-189页
作者:孙路 李廷辉 郭霞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湖州市绿色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0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黑龙江省寒区新能源热利用及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 黑龙江省教育厅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8 核工业湖州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基于汶川地震震害资料,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山区隧道结构整体与各部分的地震易损性模型。选择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作为地震动参数,以对数正态分布函数作为易损性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隧道结构整体及各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桥梁结构非弹性抗震反应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 第3期32卷 40-41页
作者:章建伟 王学剑浙江远丰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温岭317500 
文中论述了在桥梁工程应用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应用于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在计算中采用强度折减系数,基于我国JTJ 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弹性反应谱,建立了不同场地反映结构弹塑性变形影响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级CCD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收藏 引用
《传感器世界》2005年 第2期11卷 25-28页
作者:杨博雄 肖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运动与地球观测实验室 湖北咸宁学院 
超级 CCD 是新近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图像传感器,在充分研究人眼视觉形成的工作机理和图像信息空间频率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配合其它光电信息处理技术,通过采用八角形光电二极管以及改变 CCD 像素排列结构等独特的设计思想,使得 CCD 在动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震性态设计和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标准化》2004年 第5期 9-15页
作者:谢礼立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本文简扼地介绍了抗震性态设计的基本思想,着重讨论了基于性态设计的设防标准如何确定;指出了建筑功能和建筑性态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和联系,提出了性态目标,性态水平,抗震设计分类的思想,并对制定我国相应的设防标准框架提出了构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物重要性标定方法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 第6期3卷 542-548页
作者:马玉宏 赵桂峰 谢礼立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05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分析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及相应设防标准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国外抗震规范关 于建筑重要性分类及相应的抗震设防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建筑物重要性标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考虑 地震环境影响的同时,对不同重要性类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