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一次强烈古地震的发现
收藏 引用
地震研究》1995年 第1期18卷 86-89页
作者:唐汉军 史兰斌 胥怀济 应绍奋 李祖信 刘行松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 水利部水电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笔者在野外考察鲜水河断裂带东南段(康定-磨西断裂)的过程中,在石棉县新民乡发现一条第四纪断层,它切断了大渡河Ⅱ级阶地;在新民乡出露沟发现发育在花岗岩体中的地震楔;在先锋乡上、下垭垮,沿断裂带发育有规模宏伟的构造石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纤传感技术在地下水pH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4年 第3期14卷 86-92页
作者:詹碧燕 俞飞鹏 刘良刚 葛林林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阐述了应用于地下水pH实时监测的光纤传感技术,介绍了光纤地下水pH动态监测仪的工作原理、设计及其测试结果,并给出了它的主要特性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土层结构的场地分类方法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 第4期24卷 46-49页
作者:薄景山 翟庆生 吴兆营 齐文浩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本文在详细研究了不同土层结构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地表反应谱的平台值和特征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土层结构的场地分类的初步方案。本方案给出了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四类场地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软弱夹层在底部、中部和上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滇西试验场区三维重力反演研究
收藏 引用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4年 第1期14卷 1-10页
作者:朱思林 甘家思 徐菊生 申重阳 王石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本文依最新获得的滇西试验场区布格重力异常成果和近几年该区已有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利用Parker-Oldenburg快速位场反演方法和文献[1]设计的反演计算程序,实施了多个密度界面的三维重力反演,首次获得了该区地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巨型梁设置对巨型钢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 第3期28卷 58-64页
作者:徐国林 金世玉 张令心 刘洁平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 
本文以2个巨型钢框架结构作为算例,通过改变巨型梁数量和位置,假设了不同的结构计算方案,输入代表不同场地条件的5条典型地震动和4个场地类别的设计反应谱,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计算方案的算例进行三维弹性地震反应分析。通过对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地动仪传统模型的置疑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 第B12期25卷 16-33页
作者:冯锐 武玉霞 朱涛 李先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100006 
王振铎1951年设计的地动仪展览模型存在偏谬和失误:直立杆工作原理不正确,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被严格的理论计算、实验检验和地震观测所否定。把地动仪复原成报警器而非验震器是致命性失误;外部基形不合理,与史料记载和出土汉代酒尊的形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断层地表潜在突发位移的概率评价初探
收藏 引用
地震地质》2004年 第1期26卷 133-140页
作者:冉洪流 周本刚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目前跨活动断层的线状工程的抗断设防仍采用确定性评价方法 ,考虑的是最大位错量 ,与抗御灾害的风险设计的实际要求不相符。文中将断层上最大位错点的位置分布及最大位错点两侧的位错展布 ,与可产生地表突发位移的强震复发模型联合 ,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砂土液化对设计反应谱和场地分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 第5期23卷 46-52页
作者:孙锐 袁晓铭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本文采用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了液化土层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分析中考虑了砂层的厚度、埋深和输入地震动等因素。选择Ⅱ类场地,将其标准反应谱合成的三条地震加速度时程在考虑土层非液化下反演到基岩,再正演计算存在液化层时的地面运动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思维科学与知识工程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1991年 第2期18卷 31-34页
作者:刘贞荣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知识工程的含义 什么叫知识工程?这个词儿是1977年费根鲍姆(Feisenbsum,E.A.)在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提出来的。他认为:“知识工程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艺术,是在建造专家系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后来,有人干脆把研制专家系统的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发点情况下地震救援路径的优选算法
收藏 引用
《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 第1期26卷 121-124页
作者:王艳萍 刘文堂 赵宜宾 牛永君 黄猛 赵永安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河北三河065201 
地震后的救灾中交通运输任务十分紧急,而地震对于道路的破坏使交通网络结构发生明显变动,无法实施原有的配送计划。前人的救灾运输路径优选算法只能解决运输的单发点问题,难以满足救灾中多处救援物资及时到达和救援物资量上的需要。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