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适用于中国场地分类的地震动反应谱放大系数
收藏 引用
地震学报》2007年 第1期29卷 67-76页
作者:吕红山 赵凤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81 
对美国抗震设计规范的场地系数的研究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对中美两国场地分类指标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场地土层波速测试资料的分析,找出了两种分类方法的联系,从而得到了将美国场地系数转换为适于中国场地分类的方法,同时给出了基于中国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华北部分地区水平变形的力学机制──三维有限单元计算和GPS复测结果的分析
收藏 引用
地震学报》1999年 第1期21卷 50-56页
作者:黄立人 马青 郭良迁 宋惠珍 刘洁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5和1996年,对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部分地区的一个GPS变形监测网进行了两次精密测量.两次测量的结果表明,监测地区的现今水平变形,以各主要构造块体间的相对运动为主要特征.结合区内的地质构造、地震波探测和地震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应谱对构造环境剪应力场的依赖性
收藏 引用
地震学报》2005年 第3期27卷 292-300页
作者:李保昆 陈培善 白彤霞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在以前理论工作的基础上,导出了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对反应谱的影响.在美国知名学者Boore等建立的预测公式BJF94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预测公式CLB20.在CLB20中引进了应力场量值τ0对SA的影响项.BJF94主要是基于美国西部的强震观测资料作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三维细胞自动机模拟地震活动性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2期42卷 206-210页
作者:朱守彪 蔡永恩 刘杰 石耀霖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北京10087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在由弹簧—滑块—阻尼器组成的平面网络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细胞自动机模型的演化规则进行了修改,并将其由二维拓广到三维。设计了100×100×40网格的三维大型地震细胞自动机模型,生成了13540个“地震”事件。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我国地震烈度区划的发展
收藏 引用
《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 第2期1卷 70-79页
作者:李大华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本文回顾对比了我国不同时期地震烈度区划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分析了这些区划成功与缺陷的根本原因.文中强调指出,当前地震区划采用地震烈度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已经使基本烈度概念开始消亡.其区划结果理应给出全部概率信息,以适应我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
收藏 引用
地震学报》2003年 第3期25卷 250-261页
作者:谢礼立 翟长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实际记录到的真实地震动在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分析和设计中往往作为一种施加到结构上使结构振动 ,直至破坏的地震荷载 .如何合理选择真实的地震动记录作为研究结构地震反应的输入 ,一直是国内外抗震研究和设计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单键群方法的算法研究和程序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 第1期14卷 57-65页
作者:刘振 周蕙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学教学部 
对时空单键群计算方法进行了细致研究,在程序设计上采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功能强、效率高的单键群计算模块和图形显示软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固体潮水平分量振幅因子异常多维分析系统
收藏 引用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6年 第4期16卷 43-47页
作者:吴静 李旭东 周克昌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数据信息中心 
介绍了固体潮水平分量振幅因子异常多维分析的设计思想、计算方法及软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该系统的研究为地震分析人员分析地壳介质特性与震源发展的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深度Q网络的平面域Delaunay网格优化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22年 第12期34卷 1943-1950页
作者:张浩杰 刘星 李鸿晶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南京211816 
网格优化是Delaunay网格生成后的必要步骤,对于保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改善平面域Delaunay网格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的网格优化算法.首先,对初始网格进行质量评估,选出不满足要求的单元结点,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周期与世界未来海平面变化规律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1991年 第1期11卷 43-54,T002页
作者:毕福志 袁又申 林耀光 温庆兰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 国家海洋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从发现海滩岩断代序列模式后,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又发现气候变化周期、闽粤海岸升降周期和海平面变化周期等皆为500a 左右。在13000aB.P.前中国气候变暖,海平面为以上升为主的升降期;近6000多年海平面以周期性上下波动为特征;而近31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