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基金颁发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ARM的生化分析仪LCD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 第35期24卷 172-173,171页
作者:叶小岭 谢天恩 张颖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系江苏南京210044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9芯片S3C2410芯片的嵌入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LCD设计。给出人机交互LCD硬件模块的设计,分析了软件系统的设计,并结合大量源代码进行分析,给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LCD的开发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RM的Profibus-DP智能从站的设计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 第35期24卷 167-168,166页
作者:毛锋 曹国华 方正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江苏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7 南京师范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针对PROFIBUS现场总线在图像传输的应用,本文提出了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以专用芯片SPC3为协议转换核心、USB摄像头为图像采集端,完成执行器到PROFIBUS-DP总线的智能从站接口模块设计,提高了执行器的智能化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PLC的锅炉温度模糊控制研究与应用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 第26期24卷 216-217,213页
作者:林屹 张颖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采用SIMATIC S7-300系列PLC设计了一个电加热锅炉的温度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克服了传统PID控制对被控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依赖,通过已编制好的控制程序直接实现智能控制,充分体现出PLC编程方便、组态灵活、适应性好的特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制造执行系统支撑控制平台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3期25卷 24-25,28页
作者:姜华 蔡瑞英江苏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10009 
针对工业控制的需求,文章设计了MES支撑控制开发平台系统,此系统是由开发环境IDE、现场服务器、监控客户端等构成。其中IDE界面设计中重点介绍三维组态、对象拾取以及内置脚本编辑器的设计,界面人性化。MES-SCDP系统中的服务器和监控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语音高精度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11期25卷 122-123页
作者:陈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44 
数字电压表是现代电子测量中最重要测量仪器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集成语音芯片的语音数字电压表,由单片机、高精度模数转换电路、语音电路和数码显示电路等几部分构成。控制部分采用AT89S52,数模转换部分采用AD678为主要硬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RBAC的数控机床信息集成系统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7期25卷 122-124页
作者:傅煜 洪荣晶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提出在数控机床信息集成系统中运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实现权限的清晰分明和最小化原则,防止权限滥用。有效地解决了数控机床信息集成系统中的权限管理问题,降低系统中权限管理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G/C双模双待机CDMA侧短消息功能的实现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27期25卷 128-129,92页
作者:强浩 王洪元江苏工业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针对以GSM为主模块,高通(CDMA)6025为从模块的双模双待机,通过研究GSM和CDMA的短消息协议,以GSM的PDU格式标准为基准,设计了一个CDMA短消息PDU格式,同时在高通6025平台上新增自定义的AT命令实现了CDMA侧短消息的各项功能。目前,该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电陶瓷致动器驱动电源的仿真及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1期25卷 209-211页
作者:杨雪锋 李威 王禹桥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是微动工作平台中的关键部件。本文采用多级驱动的电源结构,利用仿真建立原型电路的方式进行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系统地设计。该电源由多级数控可调直流电压源串联构成,采用LM317作为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变形柔性铰链转角特性测试仪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1期25卷 157-158,104页
作者:周自强 马文斌 沈世德常熟理工学院210035 
为了研究大变形柔性铰链的转角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MSP430系统的转角特性测试仪,通过旋转编码器测量大变形柔性铰链的转角,并提供等空间采样触发脉冲,由MSP430单片机构成数据采集系统,最后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到大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UHF频段无源RFID标签前端倍压电路设计
收藏 引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 第14期25卷 194-196页
作者:孙玲 景为平南通大学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通226019 
基于0.5μm双阱标准CMOS工艺,完成了一种适用于UHF频段无源RFID标签的倍压电路设计。该电路利用置于P阱中的NMOS管连接成二极管形式取代传统倍压电路中的肖特基二极管,避免了工艺上的特殊要求,与同工艺上PMOS管连接的二极管相比,有更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