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天津文化艺术规划项目"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元代“国俗”制度对舆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 第4期31卷 200-203页
作者:吴琼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元代舆服制度与前代相比稍显混乱,这与其统治者的执政思想、政治制度中融合了蒙古族的旧俗即"国俗"有关。祭祀和上朝是舆服制度实施的重要场合,通过研究元朝政治文化制度可以发现,元代祭祀制度和御前奏闻制度中具有鲜明的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时代的读图习惯与设计干预
收藏 引用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3期18卷 87-89页
作者:张玉忠 刘晓飞天津职业大学天津300410 
当下社会是个图像文化盛行的社会,读图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设计者只有遵循受众的读图习惯,减少和规避设计过程中的干预因素,才能实现自己创意的成功表达,使最终的受众读图行为成为一个有效行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年 第7期 75-77页
作者:梁浩 张芳燕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文章通过分析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如何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得以应用,对历史街区文化基因提取与基因库构建做了研究,从意识形态、生产生活方式、外在表象及传承与发展四个层面,对如何实现历史街区文化基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做了分析阐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出象牙之塔: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市场化
收藏 引用
《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 第4期14卷 23-25,96页
作者:赵长娥 杨丽娜天津工业大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市场化。市场消化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激励着教育的合理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完成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化,不断做出新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展览的发展与艺术实践教学的融合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年 第3期2卷 131-132页
作者:杜小东 王艺湘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展览做为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种实践平台,对于接受艺术教育的当代学生来讲,它不再是只摆放一些艺术品供其参观,它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探讨它的实验性、开放性、边界性等发展趋势,对培养学生形成主动思索艺术品的意涵、提高艺术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影视剧中包公戏所蕴含的现代性——以《新包青天》为例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0年 第6期 76-78页
作者:薛颖天津财经大学 
包公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进入文学视野,在宋元话本、元明清杂剧、传奇和小说中屡屡出现,成为我国文化史上清官的典型。历史走进新时代,时代的改变带来了人们生存状态思维方式的改变,新型媒介如网络、电视的兴起发展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索本土化景观元素在城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 第4期13卷 21-23页
作者:夏明兰天津科技大学 
本文概述了在景观设计中各城镇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镇景观设计中,运用本土景观元素的设想,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地域性因素的城市公共环境色彩的构建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年 第5X期2卷 119-121页
作者:孙皓 吴向阳天津商业大学 
城市公共环境色彩的构建是城市公共装饰艺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城市地域色彩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环境色彩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在的地域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域的城市公共环境色彩形成的原因。来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统艺术设计理论教育的反思与转型
收藏 引用
《中国轻工教育》2010年 第4期13卷 65-67页
作者:滕明堂天津科技大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理论教育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这就要求现代的艺术设计理论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并转型,以适应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年 第6X期2卷 108-110页
作者:梁浩 张芳燕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简要分析我国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导向系统存在的现状,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几座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使用状况、与人群使用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记录和实地实景拍摄,用摄影、记录、速写、测量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