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碱式碳酸铜制备实验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6年 第2期37卷 24-28页
作者:刘冰 金娟 祝丽荔 陈厚 吴路路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授-学生实验"的验证模仿式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实验教学目标的多维化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的理念指导,设计了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实验的教学过程:通过创设碱式碳酸铜及其应用的相关情境,激发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 第9期31卷 1-4页
作者:冯其红 李晓东 马建民 刘臻 赵新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80 
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石油行业的特点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和研究,借助于虚拟仿真手段,使不可及、不可视、高风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研究性实验教学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实验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4年 第20期35卷 27-30页
作者:牛余忠 杨正龙 陈厚 刘希光 蒙延峰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以"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实验为教学案例,阐述了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采用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对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价主体多元化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践探索
收藏 引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4期12卷 234-235页
作者:高蕾 原宪瑞 鞠建波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需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以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主线,探索与评价主体多元相适应的路径和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勘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及宽带薪酬的引入——以A地质队为例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2016年 第1期2卷 82-83,86页
作者:冯益华 王丽 孙玉晶 田园 藏岳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济南250353 
2006年以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四部分构成的工资制度。而绩效工资的改革备受争议:因为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面没有经验,强制推行,遍地开花可能会导致能力上的不足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收藏 引用
《成才之路》2017年 第3期 3-4页
作者:段培永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重点,系统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特点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研究性理论教学方法、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课外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收藏 引用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年 第4期27卷 440-443,450页
作者:段培永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山东济南250101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重点,系统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特点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研究性理论教学方法、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课外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设计与建设
收藏 引用
《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 第23期 152-154页
作者:曾照香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建设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国家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出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架构模型、功能设计、建设内容、机制保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劳动关系学科方向发展定位与专业设计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 第2期11卷 70-73页
作者:贾海彦 张红凤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从社会需求导向来看,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从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及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看,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互相扶持,缺一不可。因此,在"复合型"立体式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课程启示及教学改革——基于成果导向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收藏 引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年 第7期 108-109页
作者:王秀芝德州学院 
在深入分析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成果导向合理设计课程目标,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改革课程教学实施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有效促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