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
7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型自航抓斗疏浚船总体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船舶工程》2015年 第3期37卷 6-9页
作者:刘丹 陈新权 杨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以远海疏浚作业要求为依据,开发一艘应用于远海开敞海域作业、最大挖深为80m的200m3级大型自航抓斗疏浚工程船,整理分析了南海海域风、浪、流环境条件统计数据,确定了该船在开敞水域有效作业的设计环境要素,介绍了船舶总体设计方案、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m^3级大型抓斗机总体设计
收藏 引用
《船海工程》2016年 第3期45卷 1-5页
作者:张伟健 马晓晶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125 
以满足南海疏浚作业为目标,开发设计满足南海工况的200 m3级大型抓斗机,整理分析并确定南海海域疏浚作业工况(风、浪、挖深等),介绍抓斗机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机构设计方案、重要结构计算、电气控制系统方案,以及大型抓斗的主要性能参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阳能空气动力艇混合储能装置中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造船》2018年 第4期59卷 188-199页
作者:孙玉伟 赵晓兴 尹翔 刘邓华 姜坤 潘鹏程 胡克容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武汉430063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部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3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明显优势,单一能量型储能装置难以有效应对其中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间歇性和负载功率变化随机性波动的情况,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挑战。将锂电池和超级电容通过高执行效能的能量管理策略集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大型浮体柔性连接器极限强度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船舶力学》2021年 第11期25卷 1506-1514页
作者:陆晔 滕蓓 王新宇 陈彧超 祁恩荣 张浩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151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海201203 
本文针对五模块横向下浮筒式超大型浮式结构物,基于刚性模块柔性连接模型计算获得连接器的工作载荷和极限载荷,结合超大型浮体结构形式和连接器构型特点,设计并开展了柔性连接器结构极限强度模型试验,获得了连接器结构的失效模式和极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73B系列轴承铜保持架设计校核参数计算
收藏 引用
《轴承》2019年 第8期 7-10页
作者:尹延经 吴珍 叶军 李邦 孔亚楠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 河南省高性能轴承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39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上海201109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3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南京210039 
以73B系列角接触球轴承铜保持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兜孔结构类型及特点。针对应用较多的直兜孔结构,计算了窜动量、周向接触位置、最小梁宽、工艺尺寸等校核参数,并给出了其经验值。分析了设计参数对设计校核参数的影响,结合设计经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翼帆回转实验台风阻力矩扰动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液压与气动》2017年 第1期41卷 17-20页
作者:赵志强 黄连忠 余培文 孙毅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广东湛江524013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中国船级社湛江分社广东湛江524001 
根据翼帆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受力分析结果,设计并搭建翼帆回转液压实验台。通过将复杂变化的随机风扰动抽象简化为简单、规则的集中信号波的形式,并将其换算成风阻力矩模拟数值信号波,输入到翼帆回转实验台的扭矩加载器中,最终得到了液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FD的圆弧型风帆气动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航海》2016年 第2期39卷 101-105页
作者:黄连忠 林虹兆 马冉祺 林煜翔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6 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重庆401121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环境流体力学实验室美国德克萨斯州78741 
在传统单圆弧型风帆的基础上,针对船用助航风帆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型双圆弧型风帆。采用FLUENT软件的SST模型,运用控制变量法对该双圆弧型帆的内拱拱度比和外拱拱度比进行气动力学的仿真优化,并基于最大推力系数选择其最佳参数。对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二次控制系统的抓斗机节能优化
收藏 引用
船舶工程》2022年 第S01期44卷 483-486,542页
作者:徐林 田金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125 
针对抓斗疏浚船核心装备抓斗机进行工况分析,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节能的角度对起升和开闭斗液压系统进行优化。优化方案采用二次控制液压系统,改进传统的方案将势能和动能转换为热能,再通过将冷却系统消耗改为吸收势能和动能储备进行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艉部先行模式下的船-冰碰撞载荷模型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造船》2021年 第2期62卷 106-118页
作者:孙剑桥 黄焱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50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350 天津大学港口与海洋工程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50 
双向航行极地船舶带来了艉部先行的全新冰区航行模式,然而现行冰级规范中针对艉部区域的设计冰载荷及结构加强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我国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为原型开展冰水池物理模型试验,对艉部先行模式下船尾与巨型浮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新型双模块半潜式海工平台的运动和连接器载荷响应研究
收藏 引用
船舶力学》2020年 第8期24卷 1036-1046页
作者:丁军 苗玉基 张正伟 田超 赵占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 
本文以一种新型双模块半潜式海工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水动力计算模型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COMPASS THAFTS软件对该平台的运动和连接器载荷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OMPASS THAF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