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调查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诊疗情况、生活行为习惯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某胸科医院经药物敏感试验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并在耐多药诊室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耐多药结核病相关因素的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对问卷内容进行双录入,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进行描述,连续型变量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MDR-TB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前后的生活行为习惯改变用χ^(2)检验。结果MDR-TB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前后,吸烟的患者从104例减少至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2,P<0.001)。MDR-TB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前后,饮酒的患者从110例减少至6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4,P=0.001)。MDR-TB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前后,有运动习惯的患者从52例增加至17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5,P<0.001)。MDR-TB患者的Kessler评分中位数为20分,心理健康的患者占66.90%。结论应重点加强MDR-TB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
摘要:为了建立稳定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6(Glutathione peroxidase 6,GPx6)的真核表达细胞系,对GPx6进行基因克隆,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表达猪源GPx6的CHO-K1细胞系.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猪GPx6基因的c DNA序列,利用Primer5设计PCR扩增引物.在猪附睾组织中克隆出6His-GPx6基因,构建含有6His-GPx6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利用三质粒包装系统进行慢病毒包装,慢病毒侵染CHO-K1细胞,进一步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系,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确定目的基因表达效果.试验成功克隆出6His-GPx6基因,构建了含有6His标签的GPx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成功获得了含有GPx6的CHO-K1细胞系.为下一步研究GPx6在猪繁殖力的提高和精液稀释液添加剂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的下降,其对康复、护理等相关的需求迅速增长,为养老服务的供给和社会养老压力带来新的挑战。文章以在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原居安老模式的社区化养老公寓为研究对象,从户外空间适老化环境支持、养老照护与老年活动支持、社会关系与心理情感支持3个构建路径,探析琶洲保利天悦和熹会养老公寓改造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老年人支持性适老环境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借鉴。
摘要:分析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以工程教育认证核心理念为依据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介绍具体措施,最后说明实践效果。
摘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支撑基于自然的韧性城市的重要结构,目前普遍采用的以确定性控制为导向的传统设计范式不利于促进城市韧性,绿色基础设施设计范式亟待转型。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围绕韧性设计范式展开探讨。首先,提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韧性作用框架,为设计范式转型提供基础共识;其次,归纳韧性驱动机制,为构建韧性设计范式提供关键依据;最后,基于适应性途径建立韧性设计范式,提出全过程动态循环模型,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动态优化配置提供方法支撑。本文所提出的韧性设计范式的建立涉及思维观念、设计流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验收等方面,更需要设计师、工程师、研究者、决策者及公众的多方努力。本文可为高绩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指导,对推动韧性城市理论发展和景观设计韧性范式转型具有借鉴价值。
摘要:耐事故燃料包壳涂层技术是新一代核燃料系统提升事故能力的主流方案之一,具备近年内投入应用的可行性。强度是耐事故涂层包壳性能考核的重要指标,深入研究耐事故涂层包壳力学性能及失效机理对耐事故涂层的设计、制备及安全准则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及本课题组在耐事故涂层包壳强度研究方面的前沿工作,如耐事故涂层包壳力学性能与失效机理、涂层包壳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技术与模型、高温服役工况及严重事故工况下耐事故涂层包壳的强度等。
摘要:婴幼儿腹泻为中医学优势病种之一,传统推拿教育医师成长速度慢,需要创新的训练平台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医学和工学相结合的方法,研发面向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的智能培训机器人。通过分析中医推拿的重要穴位、基本操作手法,利用薄膜式压力传感器和肌电信号检测装置(EMG)建立推拿手法信息检测,搭建机器人本体。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推拿的力度、位置、角度和EMG信号的关系,成功研发出智能推拿培训机器人。本研究研发的智能培训机器人充分模拟了婴幼儿腹泻的生理特征,满足了推拿操作手法应用的基本穴位,能有效采集训练过程数据,提高训练效率。
摘要:目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s)在个性化医疗和疾病模型建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i PSCs单克隆获取方法存在效率低下、获取细胞纯度不高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本研究基于流体剪切作用设计并验证一款能够自动化i PSC挑取、培养基换液、细胞扩增的机器人平台。通过研究流体剪应力对细胞谱系特异选择的力学-生物学作用机理,以期通过操作流体剪切力实现了对i PSC细胞筛选的策略。方法构建了一种集成了体细胞重编程培养、培养基更换、i PSC单克隆获取等多种功能的机器人平台。该平台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通过精细的空间原位剪切流操纵实现对i PSCs单克隆细胞的特异性挑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流体剪切方法的细胞获取技术可以实现无酶、无损、无标记的方式进行i PSC细胞获取,并且可以基于细胞的黏附力差异,实现对不同谱系类型细胞的高特异性选择。与传统手动获取方法相比,采用流体剪切的挑取方法显著提升了i PSCs的挑取速度及细胞获取纯度(3.7倍)。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的基于流体剪切的机器人平台不仅显著提高了单克隆i PSCs的纯化效率和纯度,而且所获得的i PSCs保持了多能性特征。该平台可以作为从i PSCs中自动分离和纯化特定谱系细胞的有效工具,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的进程。
摘要:气液分离器作为再循环制冷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其尺寸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在处理大产量气体以及安装高度被限制的情况下,卧式气液分离器相比于立式气液分离器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将单液滴模型应用于再循环制冷系统匹配卧式气液分离器的设计,针对于压缩机输气量74.25m^(3)/h,蒸发面积30m^(3)的制冷系统,设计出匹配卧式气液分离器直径0.22m,蒸发器回气管与压缩机吸气管的有效距离为0.5m。在实验所需的供液高度以及所设定的工况下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对比实验表明,再循环制冷系统的卧式气液分离器能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并且在保温体内温度从-5℃降低到-20℃时,使蒸发器的换热系数分别提高67%、76%、82%、113%,使蒸发器的制冷量分别提高14%、18%、17%、23%,使制冷系统的COP分别提高8%、13%、12%、16%,还可以达到直接膨胀制冷系统无法达到的-30℃的保温体内空气温度,并能满足工质在蒸发器内再循环。
摘要:目的 研究白簕多糖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颗粒,以成型率、休止角、溶化性作为颗粒剂制备工艺的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法考察多糖与稀释剂配比、润湿剂浓度与用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颗粒剂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多糖与稀释剂配比、润湿剂浓度、润湿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进行工艺验证,计算综合评分评估制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 最优制备工艺为:赤藓糖醇与白簕多糖配比为3.22:1、润湿剂乙醇浓度为73.68%、乙醇用量为17.5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白簕多糖颗粒剂的成型率达93.60%,休止角为28.20°,溶化率达98.12%,平均综合评分为97.24。制得的白簕多糖颗粒剂在外观、粒度、水分、总糖含量等方面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颗粒剂项下要求。结论 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靠。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