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文化旅游视角下的岭南地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应用研究”"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湘南历史文化村落理景艺术初探——以永州零陵周家大院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0年 第4期 253-257页
作者:易紫薇 郭嘉 叶青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风景园林至今已具有三千年的历史,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地域文化、民俗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景[1]文化。随着理景的普及化,理景的艺术逐渐向平民推演[2]。文章以周家大院为例,从大层次的村落择址艺术分析逐步到聚落内部路径、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振兴中社会组织作用与参与机制探讨——以增城古村之友为例
收藏 引用
《上海城市管理》2019年 第6期28卷 39-45页
作者:何爱 罗俊杰 武文溥 陈煜彬广州市图鉴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广州市增城区古村之友协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社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在分析当前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广州增城某社会组织(增城古村之友协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与作用,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引导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岭南地区乡村营造的低碳设计策略——以增城大埔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23年 第7期41卷 37-42页
作者:夏叶 陶立克 陈煜彬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增城大埔村美丽乡村建设为实例,结合对《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剖析,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从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建筑运行这三个阶段来分析总结岭南地区乡村营造中的低碳设计策略,力求为美丽乡村建设寻找低碳可持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小学建筑低碳设计策略研究——以低技术手段校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24年 第9期42卷 43-47页
作者:夏叶 陶立克 谌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乡村小学数量多分布广,是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中的计算逻辑,结合对低技术手段乡村小学设计案例的分析,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归纳总结乡村小学设计营造过程中的低碳设计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余荫山房建筑语言的特点与逻辑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18年 第6期 1-9页
作者:张贤波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过分析余荫山房建筑语言的特点和逻辑,探讨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余荫山房建筑艺术的可行性。文章对余荫山房的地形、建筑构件、装饰、配景等建筑要素进行语法、语义和语用的探讨,归纳出余荫山房建筑语言的特点,结合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大反思到泛秩序:从大语境看城市与建筑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19年 第7期37卷 30-35页
作者:张贤波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了探讨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新变化对城市与建筑带来的影响,该文结合整合理论、广义建筑学和建筑整体观,提出泛秩序的理论模型。进一步讨论当今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影响因子。泛秩序的理论模型为探讨建筑学与文化、历史、心理等众多因素的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为例
收藏 引用
《小城镇建设》2020年 第4期38卷 82-87页
作者:武欣 杨和平 武文溥 陈煜彬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广州市增城区古村之友协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地保护与传承,需要居民自觉地进行参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调研、案例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建筑语言的思想与逻辑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19年 第5期37卷 23-26页
作者:张贤波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提出了现代建筑语言的七项原则。该文尝试从具有公众影响力的理论话语去探讨这些原则的理论依据,并从现实的因素去探讨其中的逻辑。重要的理论话语影响建筑语言的思想,现实的社会因素促使建筑语言的发展演变与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绘画到建筑形式语言的生成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19年 第12期37卷 1-5页
作者:张贤波 陶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过研究从绘画转换到建筑形式的过程,探讨建筑形式语言的一种生成方式与途径。该文梳理了从绘画中获得形式参照的方式,结合形式要素和语义与语用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建筑形式语言生成的机制。建筑的形式可以通过引入绘画的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