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建立某微车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顶部抗压强度仿真模拟分析.通过顶压关键结构灵敏度分析,得出B柱贡献值最大;选取B柱内板、外板、加强板的厚度与材料作为设计变量,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样本空间设计.根据多目标优化NSGA-Ⅱ算法进行目标优化设计,并对最优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B柱质量减少3.1kg(降低20.4%),刚性墙最大载荷为46.6kN(提高10.4%),3倍装备质量力下位移45.5mm(下降32.1%),有效提高车辆顶部抗压强度,同时实现B柱轻量化设计.
摘要:建立某小客车侧翻试验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运动参数、部件变形与实验进行对标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可靠性.从结构变形、受力、吸能等方面确定关键吸能和承载部件.从拉伸(压缩)与弯曲、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和压杆的失稳变形分析薄壁梁结构的变形模式.通过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研究壁厚、截面形态、加强结构三个方面对上部结构耐撞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关键结构厚度对质量、吸能以及侵入量的综合影响.分别从增加壁厚、加强板、以及高强度钢等提出耐撞性优化设计方案.
摘要:基于平台翻滚的实车试验,建立有限元与多刚体两种整车仿真模型,并对比实车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合仿真与理论分析,研究翻滚角速度与车身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翻滚角速度可作为量化车辆翻滚性能的评价指标结论。通过单因素研究,得出各车身参数(质心高度、车身高度和车辆轮距)对翻滚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以翻滚角速度为指标,结合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和多刚体仿真技术,构建车辆翻滚性能与车身参数间的经验公式,实现车身参数与翻滚性能间的定量分析,并通过回归检验与实车对比试验检验公式的有效性。
摘要:针对某汽车后排座椅在GB15083-2006法规中行李箱冲击动态试验表现不佳,合格裕度过低的问题,对其座椅骨架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冲击过程中冲击力的传递路径,运用HyperMesh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经Ls-Dyna求解器计算,选取座椅骨架中5种关键结构的厚度为优化对象,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建立Kriging模型,采用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多目标优化,最终位移余量大幅提升,最大应力降低8.32%,质量降低4.44%,提升后排座椅动态特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摘要:电控喷油器是柴油机共轨系统的核心部件,喷油器容积腔内压力的波动直接影响燃油喷射系统稳定性.研究在对喷油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仿真软件研究容积腔不同容积下其内部压力波动曲线,探讨了喷油器容积腔大小对共轨喷油系统的影响,为共轨喷油器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依据.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