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基金资助=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点项目"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归属理论:反思与重构
收藏 引用
《编辑之友》2017年 第6期 83-89页
作者:曾钰诚 李远龙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归属认定问题,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均存在较大争议,这从现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归属理论多而繁杂的现状也可见一斑。目前,学术界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归属理论主要有"个体论""集体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保护模式选择:误区、澄清与展望
收藏 引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2期 152-160页
作者:曾钰诚 李远龙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我国学术界与实务界对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保护模式的选择存在认识误区。结合域外相关制度的发展沿革与我国立法实践,可知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版权法私法保护模式不能成为最先考虑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法保护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认真对待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保护——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视角
收藏 引用
《新疆社科论坛》2017年 第3期 105-111页
作者:曾钰诚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是统领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且普遍适用于各类型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战略部署文件与基本准则。《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制定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保护所提出的新要求,将民族民间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传统村落法律保护的问题与出路——基于贵州黔东南镇远县爱和村田野考察
收藏 引用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1期19卷 94-98页
作者:曾钰诚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民族传统村落及其文化内容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与活态技艺,对其予以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民族传统村落的法律保护存在着缺乏国家专项立法、重要文化因素存在法律空白、现有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针对村落主体基本权利关照缺失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思维与路径——以广西那坡县为例
收藏 引用
《百色学院学报》2017年 第1期30卷 59-67页
作者:曾钰诚 李远龙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广西那坡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当地政府针对那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缺乏立体创新思维,那坡县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一种复杂而又难以持续的境况。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建筑现象看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迷失与“回归”——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
收藏 引用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4期31卷 92-99页
作者:曾钰诚 杨帆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影响传统村落建筑演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非村落村民对私人或者公共活动空间的追求,而是取决于传统村落文化的变迁。贵州肇兴侗寨建筑从"木质结构"到"方盒子式水泥结构",再到"下砖上木"或者"外木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